宋詞典故·一朵紅蓮初出水
【出典】 《文選》卷一九三國魏·曹子建(植)《洛神賦》:“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按:芙蕖,即芙蓉,也即蓮花、荷花。南朝梁·鐘嶸《詩品》卷中《宋光祿大夫顏延之》:“湯惠休曰:‘謝詩如芙蓉出水,顏如錯彩鏤金。’”唐·李白《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詩:“覽君荊山作,江鮑堪動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見《全唐詩》卷一七○)
【釋義】 曹植詩以出清水之荷花比喻洛神光艷動人,有“灼若芙蕖出淥波”語;湯惠休、李白有“芙蓉出水”、“清水出芙蓉”語,用以形容詩歌有自然之美。后人常取曹植語意,或取湯惠休、李白語字面,形容青春女子秀潔動人。
【例句】 明眸皓齒,一朵紅蓮初出水。(郭應祥《減字木蘭花·戲萬安胡簿》2229)這里化用曹植賦語,贊美胡主簿喜愛的歌妓秀麗動人。
上一篇:典故《一朵紅蓮》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一朵芙蓉泛清鏡》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