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彭越者,昌邑人也[1],字仲[2]?!疯b賞
常漁巨野澤中,為群盜[3]。陳勝、項梁之起[4],少年或謂越曰[5]:“諸豪桀相立畔秦,仲可以來[6],亦效之?!迸碓皆唬骸皟升埛蕉?,且待之。”
居歲馀,澤間少年相聚百馀人,往從彭越,曰:“請仲為長[7]?!痹街x曰[8]:“臣不愿與諸君[9]。”少年強請,乃許。與期旦日日出會,后期者斬[10]。旦日日出,十馀人后,后者至日中[11]。于是越謝曰[12]:“臣老,諸君強以為長。今期而多后[13],不可盡誅,誅最后者一人?!绷钚iL斬之[14]。皆笑曰:“何至是? 請后不敢[15]?!庇谑窃侥艘蝗藬刂?,設(shè)壇祭,乃令徒屬[16]。徒屬皆大驚,畏越,莫敢仰視。乃行略地[17],收諸侯散卒,得千馀人。
【段意】 寫彭越貧賤的強盜出身及聚眾起事的經(jīng)過,突出了兩點:一、在陳勝起義、項梁叔侄起兵的變亂局勢中,巨野澤間青年男子一再要求彭越為首起事。二、起事第一天彭越斬殺違約最嚴(yán)重的人以嚴(yán)明號令。
注釋
[1]昌邑:縣名,在今山東金鄉(xiāng)西北。[2]字仲:別號彭仲。字,在本名之外另取的一個名字。[3]言常在巨野澤中捕魚并結(jié)伙為盜。漁:捕魚。巨野澤:在今山東巨野以北。[4]項梁:項羽的叔父,陳勝起義時,項羽叔侄起兵吳中響應(yīng)。[5]少年:青年男子。[6]來:招致,使人來歸。[7]長(zhang):首領(lǐng)。[8]謝:推辭。[9]臣:我,對人表示謙卑的自稱。與:跟從。[10]言相約明日日出時會合,后到的人要殺頭。與期:相約。旦日:明日。后期者:所約時間以后到的人。[11]后者至日中:言最后一個中午才到。[12]謝:道歉。此指抱歉。[13]言約定而遲到者多。[14]校長:古代下級軍官職稱。[15]言何至于如此(指殺頭),請允許以后不遲到就是了。[16]言筑壇祭奠,才向眾人發(fā)布命令。壇:土筑的高臺。徒屬:徒眾,屬眾。[17]略:以武力強取。
上一篇:《史記·蒙恬列傳第二十八·子嬰進諫曰[1]:》鑒賞
下一篇:《洛[2],南迫宛、葉[3],東有淮陽[4],皆天下勁兵處[5],乃詔徙韓王信王太原以北[6],備御胡[7],都晉陽[8].》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