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居久之,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為廣名將也,于是廣以上郡太守為未央衛(wèi)尉[1],而程不識亦為長樂衛(wèi)尉[2]。》鑒賞
程不識故與李廣俱以邊太守將軍屯[3],及出擊胡,而廣行無部伍行陳[4],就善水草屯[5],舍止[6],人人自便,不擊刁斗以自衛(wèi)[7],莫府省約文書籍事[8],然亦遠斥候[9],未嘗遇害。程不識正部曲行伍營陳[10],擊刁斗,士吏治軍簿至明[11],軍不得休息,然亦未嘗遇害。不識曰:“李廣軍極簡易,然虜卒犯之[12],無以禁也[13];而其士卒亦佚樂[14],咸樂為之死[15]。我軍雖煩擾[16],然虜亦不得犯我。”是時漢邊郡李廣、程不識皆為名將,然匈奴畏李廣之略[17],士卒亦多樂從李廣而苦程不識[18]。程不識孝景時以數直諫為太中大夫,為人廉,謹于文法[19]。
【段意】 寫李廣與程不識兩人帶兵的不同特點。兩人都曾任邊郡太守,率領軍隊駐防邊境、抗擊胡兵。李廣的部隊,沒有嚴格的部曲編制和行列陣勢,戰(zhàn)士人人感到方便,樂于追隨。程不識的部隊,對部曲編制、行列陣勢和營地駐扎等要求都十分嚴格,戰(zhàn)士多有怨言。程不識受到了朝廷封賞,而李廣卻沒有。
注釋
[1]未央衛(wèi)尉:未央宮宮門禁衛(wèi)軍的長官。[2]長樂衛(wèi)尉:長樂宮宮門禁衛(wèi)軍的長官。[3]故:過去,從前。俱:都,皆。邊太守:邊郡太守。將軍屯:率領軍隊駐防。[4]行:行軍,打仗。部伍行(hang)陳:部隊的編制和軍隊的行列陣勢。陳,同“陣”。[5]就善水草屯:靠近水草好的地方駐扎。[6]舍止:留宿下來。[7]刁斗:行軍時煮飯的銅鍋,晚上敲著它巡更。[8]莫府:即幕府,將帥駐扎的大帳篷,轉為將帥的辦事處。省約:減少,節(jié)省。文書籍事:公文簿冊。[9]遠斥候:遠遠地布置哨兵。斥候:偵察敵情的士兵。[10]正部曲行伍營陳:規(guī)范部隊的編制和行列陣勢。正,使合乎規(guī)范。部曲,部隊。陳,同“陣”。[11]治軍簿至明:通宵辦理軍事文書。[12]虜卒犯之:敵人突然侵犯。虜,敵人。卒,同“猝”,突然。[13]無以禁也:無可奈何。因為李廣的士兵英勇善戰(zhàn),又在遠處布置有哨兵,所以敵人拿他沒法。禁,禁止,制服。[14]佚樂:同“逸樂”,安逸快樂。[15]咸樂為之死:都樂于替他拚命。[16]煩擾:事情繁雜,干擾多。[17]略:謀略,計策。[18]苦程不識:苦于在程不識部隊服役。[19]謹于文法:對朝廷的條文法規(guī),都嚴格地執(zhí)行。
上一篇:《史記·韓長孺列傳第四十八·太史公》鑒賞
下一篇:《史記·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頃之[1],家居數歲.》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