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黃昏,我一直是心懷感恩的。
深秋的落葉紛紛搖曳,彌漫著成熟后的安坦和懷念。黃昏的溫意透過零亂的樹葉斑斑駁駁灑落肩頭,飄蕩著久遠的記憶和感懷。這樣的時日有若回歸般的夢想令人感動,總難忘卻。
黃昏中總能想起你燦然的微笑,如同你離去時那張半明半暗的面孔,在夕陽中,無言地訴說著生命無期。
而今,當我在這里獨坐時,昏色正濃。而你,已是在遙遠的地方日夜兼程了,永不知疲倦。也不知你去的地方,是不是也有這樣的黃昏?
偶有一綠衣女孩在遠處的站牌下等車,嘴里含著鼓鼓的話梅。久違的心緒沸沸揚揚隨著綠衣女孩上了公共汽車,那窗口一閃而逝的年輕面頰便在這深深的秋意中濃濃地燦爛,開放出狡黠的青春。
一個中年女人娉婷而過,長裙款款飄搖,墜滿了成熟后的風韻,令年輕女孩頻頻回眸。這樣的美麗,會印入女孩的中年,不再怕青春的遺落,而依舊神采飛揚。
仍有未枯的綠草耀眼地爭輝,仍有殘葉怡然飄落,片片講述著生命的無涯,靜靜地走過最后旅途……
每一點,每一滴,無不影響著我們的生命與情感,一片落葉,一絲清風。
黃昏的沙灘黃昏的海岸線,已褪去十八歲時初見大海的那片濕襟。那時與兩個未見過海的男孩一道,輾轉來到海邊。當我從遙遠的暮色中一步一步走近大海時,海潮漫漫沒過我的雙眸,雙眼突然潮濕起來。我深深地蹲了下去,雙手插在金黃色的沙丘中,任淚水恣意。
當嘩嘩海浪再次浸濕我的雙腳,我突然醒悟:我是來赴一個約會,一個前世許下的諾言,而這個夢中無數次的心址就在眼底,我不過,是來兌現。沒有尋尋覓覓的傷感與歇斯底里的狂喜,有的,只是如期而歸的平靜和欣慰。
那一次的海邊漫游,未能發生男孩子們所期望的浪漫愛情。那時的情愛,早已隨了海里的漁船,飄泊遠去。
連續幾個黃昏,一直是獨自在海邊游蕩,懷念遠方和沒有什么經歷的過去。那幾日的海邊沙灘上,留下了無數雙斑斕的腳印——那是一個少女重要的人生一頁。
直到現在,我對那個強說愁的年紀依然不悔。那個如同簡單的直線流逝的青春一站,已經永遠退去了,只有年輕的黑發仍在遠處招搖。
青春作伴,總是每個人的必然,悠悠蕩去的,也是曾經開放的花,美麗非凡而又短暫瞬息,而銘心刻骨的,是你,也是我。
就如同手上這枚婚戒,不需要做任何承諾,海誓山盟的,只是天上飄渺的云朵。而當一個人千里迢迢在茫茫人海中向你走來,心懷著一顆深愛的心,真摯地向你敞開,來換取你真真的同心,你會覺得,你多少年來冀盼的夢歸,終于如期。
當你面對我的這一刻,那枚有價的婚戒已化為無價的情感。有一道美麗的弧光在心海閃過時,世界在我眼中遠去了。我想我已明白:什么是真愛。
上帝作證。
生命流程漫漫又汲汲,曾經怎樣地燦爛過,也就附依著怎樣的黯然和孤寂。這喧鬧而后的獨處,便有若陳陳往昔和綿綿無望的遠方,而此時此刻,該是怎樣的心懷才能應了這黃昏的秋語?
生命如期而至,是上帝的恩典,亦是一份喜悅,是一枚運星。我們在天地間行走時,我們只是在走,兼并著寂寞和孤獨。上帝不是主宰,他只是個安份盡職的守門人,他賜給我們相同的身心和智慧,相同的旅程和相同的歸處,他讓我們自己選擇生命的方式,最后他守在那里,等待我們回家。
他說:不要在乎死,也不要計較生,生與死只是一瞬間的靈魂,只有超乎生死之外的無限,才是永恒。
他不論誰成誰敗,他只是證人。
所以當你在暮色里離我遠去的時候,我只是站在這里,默默地向你揮手——一切盡在生命之中。真正屬于我們的,揮也揮不去,而遠離你和我的,猶如遠天的風云,早已無影無蹤。
人生一世,無論是萬家燈火還是獨坐黃昏,都如自然流水,從來的地方來,到去的地方去。孤獨與喧囂,沒有什么原則與準繩,我們不必過分看重它,云在青天外,水在水瓶中——禪的悟道已告知我們怎樣看待生命。有了對生命的真悟,我們便會寬容,不會計較大川亦或是小流,因為百川歸海,萬物歸一。
無論幸福,無論苦難,你如期地接納,便是享有真真的生命了。那么我們什么也不要回避,什么也不要拒絕,讓一切都如期。還記得我們曾經聽過的一首歌么?那是一首英文歌曲,題目是:答案在風中飄蕩。
多少年后我們打開塵封已久的記憶,早已是滿滿的生命之舟,面對滿頭的銀發,沒有再回頭,唯有眼前的風景,依然美麗異常。
回到我們心中的,是一個最初的靈魂,在天地間游歷了一番之后,再度返回我們心中。
當今日的黃昏有若梵·高筆下濃重的生命和深刻的苦難的時候,生命在我眼中已是另一種意義了。
遺憾的是我不能描繪出這樣撼人的景致即使不用畫筆,每每這時我的筆艱澀如同難產的孕婦,令我痛苦不堪。而那躍躍跳動的生命卻令我心悸,我只能告訴你,緣起緣滅的,永遠都是真心。
而現在你那里的黃昏,你經過的一個又一個驛站,是不是多少年前我們生命中的密碼,你我都不能破譯?
我不必去惦念屬于你的黃昏。屬于每個人的那份真,都在心底里。生命中最強烈的,乃是最美麗和最痛苦的,也是最最孤寂的。
現在希望得到一切,都為時尚早,我們所期待的,是生命的大真諦。對于我,最好的時候是拉上我的雪白的落地窗簾,仿如舞臺上的大幕布般徐徐合上。所不同的,我只是在黃昏,拉上它。
每每這時,就會有一個久遠的夢境如期來到面前,有一小塊光斑在墻上跳躍,仿佛一個海誓山盟的熱戀,每日每日如期而歸。那透過窗簾的昏色滲出溫馨的情感,使人淚濕,不再有漠漠紅塵中的任何凡心,有的只是感動和超升,任手下的黑白琴鍵交替起落,任琴聲如訴。
然后我靜靜地獨坐西窗前,等待你歸來。
1990年秋北京
(1991年《上海文學》第8期)
賞析這是一篇具有濃厚詩意的隨筆。一旦你開始讀它,你就會被文中一浪高過一浪的意象的激流席卷而去,去體驗作者關于生命的沉思。那博大的胸襟、開闊的胸懷吸引著你,讓你留連忘返。當你合上書的時候,諸種意象在你頭腦中沖撞,而作者那五彩紛呈的語言又讓你難以抉擇;事實上,只要你能拋開語言的表象盡情地投入到作者的思緒中去體驗、感悟,你就能獲得一種生命的大智慧,使你的人生憑添幾多樂趣,成為一個富有思想深度的存在者。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信念:有人信仰斗士哲學,把生活看作是一次又一次的向命運的征服,在不屈的抗爭中證明自身的力量和勇氣;有人渴求閑適的生活,在生活的激流中尋求恬靜的一隅,怡然自得;有人沉迷于傷感,把每一次挫折都看作是悲劇性的,在他眼里生活就是痛苦;但也有一種人,不因失敗而沮喪,不為勝利而狂歡,他只把自己的每一次遭遇都看成是必然到來的,每一次際遇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因為生命是無涯的,而我只是前行,顯而易見,他所關注的是生命過程本身的充實。這是作者的觀點,作者眼中的青春、中年的景象都擁有迷人的魅力,因為青春、中年都僅僅是生命旅程中的一站,它們以自己獨有的方式向人們訴說著生命的意義。在這種情境中少女再也不必為自己將要失去的青春而恐懼,因為人到中年自有它自己美麗的風韻。生活中的苦難、憂傷、勝利、幸福組成了生命的交響樂,每一種感覺自有它的價值,至此作者獲得了生命的大徹悟:對人來說一切遭遇都是如期而歸。
細心的讀者不難發現,本文的字里行間透露著莊禪的味道。道家崇尚“無為”,所謂“道法自然”,而禪宗則強調在和萬物的交流中“悟道”。作者之所以能夠“不會計較大川亦或是小流”,自然的啟示是至關重要的,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在暮色蒼茫中走近大海的情態:漫漫的海潮和嘩嘩的海浪以及那一望無際的大海震撼、啟示著她,使她淚眼迷離,海以自己闊大的胸懷和親切的風格容納了她。與海的交流成為她人生中的必然,恰像作者所說的“如期而歸”,這使她這段海邊生活雖平靜但卻意義深遠。從此作者發現了自己所追求的生活方式:容納百川。只要你懷著一顆愛心而來,就能獲得應屬于你的一切,因為在愛的瞬息中已達成了你——我永恒的交流。但把一切看作是“如期而歸”絕不意味著消極地等待命運的到來。盡管每一個人都有著由生至死的相同生命歷程,但生活中的一切并不是由上帝操縱的,在作者眼里他僅僅是一個安份盡職的守門人?!吧系邸辟n予我們的是生命,而如何去生活卻要由我們自己選擇,勿需在意生與死、榮與辱,只要我們選擇了自己的生命方式,便擁有了真正的生活。
孤獨與沉思構成了本文的基調。盡管全文沒有歡騰喧囂的場面,但并不悲涼,原因就在于作者對生命意義的追問使人感到充實,而感受不到一絲凄涼,因為我們獲得了生命的大真諦。孤獨在這里成為作者沉思的必要條件,而沉思又使孤獨的意義升華。本文在結構上也是頗具匠心的,由沉思開篇又由沉思終局,首尾呼應,中間段落層層渲染,使作者的沉思有了背景襯托,使文章立意雖深奧,卻又順理成章,使讀者茅塞頓開。讀這篇隨筆,無論你贊賞作者的觀點與否,都會引發你探尋生命意義的興趣,這是本文的意義所在。
上一篇:《在陳嘉庚先生墓前的沉思》原文|賞析
下一篇:《我和單車》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