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南越列傳第五十三·太史公》鑒賞
尉佗之王,本由任囂。遭漢初定[1],列為諸侯。隆慮離濕疫[2],佗得以益驕。甌駱相攻,南越動搖。漢兵臨境,嬰齊入朝。其后亡國,征自樛女[3];呂嘉小忠[4],令佗無后。樓船從欲,怠傲失惑;伏波困窮,智慮愈殖,因禍為福。成敗之轉,譬若糾墨[5]。
【段意】 太史公評論:歷數南越興衰,指出成敗的糾結互轉,竟如繩索。
注釋
[1]遭:正值,遇上。[2]隆慮離濕疫:隆慮侯周灶率兵擊佗,遇上酷暑雨濕,士兵大得疫病,未翻過陽山嶺就撤回了。此為高后時之事。[3]征自樛女:征:萌芽,根因。南越滅亡的禍根、起因就是從樛姓女子(即樛后)興起。[4]呂嘉小忠:呂嘉謀反是以維持趙氏政權為口號,最后卻導致南越的滅亡,故稱“小忠”。 [5]糾墨:即糾纆,繩索。三股擰成的叫“糾”,兩股叫“纆”。言禍福成敗的互相轉化,猶如繩索由幾股扭轉結合而成。
上一篇:《史記·南越列傳第五十三·佗孫胡為南越王[1].》鑒賞
下一篇:《史記·東越列傳第五十四·太史公》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