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盛時彥
文以載道,儒者無不能言。夫道豈深隱莫測,秘而不傳,如佛家之心印②,道家之口訣③哉!萬事當然之理,是即道矣。故道在天地,如汞瀉地,顆顆皆圓;如月映水,處處皆見。大至于治國治天下,小至于一事一物,一動一言,無乎不在焉。文其道之一端也。文之大者為《六經(jīng)》④,固道所寄矣。降而為列朝之史,降而為諸子之書,降而為百氏之集,是又文中之一端,其言皆足以明道。再降而稗官小說⑤,似無與于道矣;然《漢書·藝文志》列為一家,歷代書目亦皆著錄。豈非以荒誕悖妄者雖不足數(shù),其近乎正道者,于人心世道亦未嘗無所裨歟!
河間先生⑥以學問文章負天下重望,而天性孤直,不喜以心性空談,標榜門戶;亦不喜才人放誕,詩壇酒社,夸名士風流。是以退食之余,惟耽懷典籍;老而懶于考索,乃采掇異聞,時作筆記,以寄所欲言。《灤陽消夏錄》等五書,俶詭奇譎⑦,無所不載;洸洋⑧恣肆,無所不言。而大旨要歸于醇正,欲使人知所勸懲。故誨淫導欲之書,以佳人才子相矜者,雖紙貴一時,終歸湮沒。而先生之書,則梨棗⑨屢鐫,久而不厭,是則華實不同之明驗矣。顧翻刻者眾,訛誤實繁;且有妄為標目,如明人之刻《冷齋夜話》者,談者痛焉。時彥鳳從先生游,嘗刻先生《姑妄聽之》,附跋書尾,先生頗以為知言。邇來諸版益漫漶,乃請于先生,合五書為一編,而仍各存其原第;篝燈乎校,不敢憚勞。又請先生檢視一過,然后摹印。雖先生之著作不必藉此刻以傳,然魚魯⑩之舛差稀,于先生教世之本志,咸亦不無小補云爾。嘉慶庚申(11)八月,門人北平盛時彥謹序。
(《閱微草堂筆記》)
注釋①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共24卷,分為《灤陽消夏錄》、《如是我聞》、《槐西雜志》、《姑妄聽之》、《灤陽續(xù)錄》五種。多寫怪異,間雜考辨。語言簡潔,敘事明暢。盛序肯定《閱微草堂筆記》雖屬“稗官小說”,但也是“載道之文”,“于人心世道未嘗無補歟”。②心印——禪之本意,不立文字,不依言語,直以心為印,故曰心印。心者佛心,印者印可印是之義。③口訣——傳授道法或秘術之要語。④《六經(jīng)》——六部儒家經(jīng)典,始見于《莊子·天運篇》。即《詩》、《書》、《禮》、《易》、《春秋》之外,另加《樂經(jīng)》。也有稱《六經(jīng)》為“六藝”的,見《史記·滑稽列傳》。⑤稗官小說——稗官,小官。《漢書·藝文志》:“小說家者流,蓋出于稗官,街頭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小說,本指遠離大道的瑣屑言論。《莊子·外物》:“飾小說以干縣令,其于大道亦遠矣。”⑥河間先生——紀昀,直隸河間人。(河間,今屬河北獻縣。)⑦俶(chu)詭奇譎(jue)——怪異詭譎,變化多端。⑧洸洋——洸洋,猶“汪洋”,水無涯際的樣子,比喻言辭誕謾。⑨梨棗——舊時刻書多用梨木或棗木,因以“梨棗”為書版的代稱。⑩魚魯——謂文字因形近而導致的傳寫、刊刻的訛誤。《抱樸子·遐覽》:“書三寫,魚成魯,虛成虎。”⑾嘉慶庚申——即公元1800年。嘉慶,清仁宗愛新覺羅颙琰年號,即公元1796——1820年。
上一篇:《清新的小品文字》原文|賞析
下一篇:《容齋隨筆序》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