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第五十二·偃說上》鑒賞
“古者諸侯不過百里,強(qiáng)弱之形易制[1]。今諸侯或連城數(shù)十[2],地方千里[3],緩則驕奢易為淫亂[4],急則阻其強(qiáng)而合從以逆京師[5]。今以法割削之,則逆節(jié)萌起,前日晁錯(cuò)是也。 今諸侯子弟或十?dāng)?shù),而適嗣代立[6],馀雖骨肉,無尺寸地封,則仁孝之道不宣[7]。愿陛下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8],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實(shí)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從其計(jì)。又說上曰:“茂陵初立,天下豪杰并兼之家,亂眾之民,皆可徙茂陵,內(nèi)實(shí)京師,外銷奸猾,此所謂不誅而害除。”上又從其計(jì)。
尊立衛(wèi)皇后[9],及發(fā)燕王定國陰事[10],蓋偃有功焉。大臣皆畏其口,賂遺累千金[11]。人或說偃曰:“太橫矣。”主父曰:“臣結(jié)發(fā)游學(xué)四十馀年,身不得遂[12],親不以為子[13],昆弟不收[14],賓客棄我,我厄日久矣[15]。且丈夫生不五鼎食[16],死即五鼎烹耳[17]。吾日暮途遠(yuǎn)[18],故倒行暴施之[19]。”
偃盛言朔方地肥饒,外阻河,蒙恬城之以逐匈奴,內(nèi)省轉(zhuǎn)輸戍漕[20],廣中國,滅胡之本也。上覽其說,下公卿議,皆言不便。公孫弘曰:“秦時(shí)常發(fā)三十萬眾筑北河[21],終不可就,已而棄之。”主父偃盛言其便,上竟用主父計(jì),立朔方郡。
元朔二年,主父言齊王內(nèi)淫佚行僻[22],上拜主父為齊相。至齊,遍召昆弟賓客,散五百金予之,數(shù)之曰[23]:“始吾貧時(shí),昆弟不我衣食[24],賓客不我內(nèi)門[25];今吾相齊,諸君迎我或千里。吾與諸君絕矣,毋復(fù)人偃之門!”乃使人以王與姊奸事動王[26],王以為終不得脫罪,恐效燕王論死,乃自殺。有司以聞[27]。
主父始為布衣時(shí),嘗游燕、趙,及其貴[28],發(fā)燕事[29]。趙王恐其為國患[30],欲上書言其陰事,為偃居中[31],不敢發(fā)。及為齊相,出關(guān),即使人上書,告言主父偃受諸侯金,以故諸侯子弟多以得封者。及齊王自殺,上聞大怒,以為主父劫其王令自殺[32],乃征下吏治[33]。主父服受諸侯金[34],實(shí)不劫王令自殺。上欲勿誅,是時(shí)公孫弘為御史大夫,乃言曰:“齊王自殺無后,國除為郡,入漢,主父偃本首惡,陛下不誅主父偃,無以謝天下。”乃遂族主父偃。
主父方貴幸時(shí),賓客以千數(shù),及其族死,無一人收者[35],唯獨(dú)洨孔車收葬之[36]。
天子后聞之,以為孔車長者也[37]。
【段意】 寫主父偃建策推恩削弱諸侯以及專橫敗亡的經(jīng)過。
注釋
[1]形:形勢;局勢。制:控制。[2]或:有的。[3]地:土地。方:方圓。[4]緩:和緩。指平常時(shí)期。[5]急:非常時(shí)期。阻:依仗。合從:與其他諸侯聯(lián)合起來。京師:京城。[6]適(di)嗣:嫡長子。適,通“嫡”,正妻所生之子。代立:世代繼立。[7]宣:顯示。[8]得:可以;能夠。推恩:推廣恩德。[9]衛(wèi)皇后(?—前91年):漢武帝皇后衛(wèi)子夫。[10]發(fā):揭發(fā)。燕王定國:劉定國,承襲祖爵為燕王。與父妾及三個(gè)女兒通奸,又奪弟妻為妾,被告發(fā),他即殺人滅口。后再被告發(fā),武帝令公卿議定其死罪,他畏罪自殺,國除為郡。陰事:隱私。[11]賂:賄賂。遺(wei):贈送。累:累計(jì)。[12]遂:順利;成功。[13]親:父母。[14]昆弟:兄弟。[15]厄:窮困。[16]五鼎食:古代諸侯宴會時(shí)列五鼎肉菜而食,鼎內(nèi)分盛牛、羊、豬、魚、鹿肉。后用以指豪侈的生活和顯貴的地位。[17]五鼎烹:指用鼎鑊將人煮死的酷刑。[18]日暮途遠(yuǎn):喻其年老而要做的事情很多,離要達(dá)到的目標(biāo)還很遠(yuǎn)。[19]倒行暴施:不遵循常理而又急促地做事。[20]漕:由水路運(yùn)輸。[21]常:通“嘗”。曾經(jīng)。[22]齊王:劉次景。與其姊紀(jì)翁主通奸。主父偃欲嫁其女于齊王,為齊王母紀(jì)太后所拒。偃因言于武帝,略謂齊人眾物饒,非皇上親弟、愛子不得封于齊;今齊王與皇上關(guān)系疏遠(yuǎn),而且又有淫亂之事,請予查究。于是武帝任偃為齊相,并處理此事。偃至齊,急行追查,齊王年少,畏罪自殺。內(nèi):宮內(nèi)。指私生活。僻:邪僻。[23]數(shù)(shuo):列舉過失而指責(zé)。[24]不我衣食(si):不給我吃穿。否定句中賓語“我”提到動詞之前。衣食,名詞作動詞用。[25]內(nèi)(na):通“納”。[26]動王:觸動齊王。[27]有司:古代設(shè)官分職,各有專司,因稱官吏為“有司”。以聞:將此事報(bào)告上級,使上級知曉。[28]及:等到。其:指代主父偃。貴:顯貴。[29]發(fā):告發(fā)。燕事:燕王劉定國的陰事。[30]趙王:劉彭祖。漢景帝子。初封廣川王,后徙封趙王。為人奸險(xiǎn)歹毒,喜好法律,持詭辯以中傷他人,國相等多受其害。[31]為:因?yàn)椤>又?身在朝中。[32]劫:威逼;挾制。其王:指齊王。令:使;讓。[33]征:召回(主父偃)。下吏:交給法官。治:治罪。[34]服:服罪。[35]收:收尸。[36]唯獨(dú):只有。洨(xiao):縣名。在今安徽固鎮(zhèn)縣東。孔車:人名。[37]長者:忠厚而有德行的人。
上一篇:《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第五十二·弘為人恢奇多聞[24],常稱以為人主病不廣大[25],人臣病不儉節(jié).》鑒賞
下一篇:《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第五十二·太史公》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