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寥尋靜室,蒙密就山齋。
滴瀝泉澆路,穹窿石臥階。
淺槎全不動,盤根唯半埋。
圓珠墜晚菊,細火落空槐。
直置風云慘,彌憐心事乖。
如果說庾信在《幽居值春》詩中是力圖從春意初透的荒園里開辟一塊寂寞人外的小天地,那么《山齋》這首詩則是在深秋靜夜的幽齋中為自己尋找一個遺忘世事的角落。全詩著力描寫山齋的深幽寂靜:因為需要一間寂寥無人的靜室,詩人來到了被蒙蘢茂密的樹木所遮蔽的山齋。郭璞《游仙詩》有“綠蘿結高林,蒙蘢蓋一山”句,可作“蒙密”的注腳。首二句先勾出山齋靜室隱于深山密林中的環境,下面幾句再細寫一路尋來所見景致:滴瀝的泉水澆在路面上,巨大的山石臥于階沿下。清泉、巨石,固然是形容山齋附近環境的幽美,卻也透出一種使人打起寒噤的清冷。同時,泉水澆路與巨石臥階又造成山齋被阻隔的感覺,更突出了它的幽深。
“淺槎”二句寫淺淺地浮在水上的木頭一動不動,盤盤曲曲的樹根半埋在土中。這兩句是強調山齋周圍不但幽深,而且靜得好像一切都凝固了。再與“圓珠”二句相參看,可知此處寫的是山齋夜景:在一片暗夜中,半埋的樹根黑魆魆地豎在那里,浮木像釘在水面上一般死靜,這一切都生出令人心驚的神秘感。這時唯有圓珠般的秋露從晚菊上悄悄地滴下,細小的磷火從光禿禿的槐樹上無聲地掉落。連這點細微的動靜都感覺得如此分明,可見山齋之夜是何等寂靜了。這兩句點出晚秋節令和暗夜時分,并借幾點細火的反照,使山齋周圍蒙密的樹蔭、滴瀝的泉水、凝滯的水流、巨大的怪石,都一齊籠入黑暗之中,從而構成了清奇、空靜而又幽暗的境界。
然而就是躲進這樣一個幽深陰暗、見不到人的山齋中,詩人的心事仍然不能忘卻。“直置”句意思含混,可作兩種相反的理解:一是直接置身于這風云慘淡的山齋秋夜之中·(“置”作“安放”解);二是在這山齋秋夜中,可置風云慘淡的世事于度外(“置”作“擱置”解)。而詩人之意,或許正是要借這含混的句法將兩種意思都包括在內:本來置身于山齋中,是想忘卻自己所經過的歷史風云;誰知更深夜靜,遠離市朝,反而更加勾起身世可憐之感,為自己一生遭際與心愿相悖而深深感嘆。
此詩選擇山齋周圍富有特征的景物,著力烘托寂寥靜謐的氛圍,最后卻反襯出詩人心頭不能平息的風云。前八句寫景和末二句抒情形成相互對比的關系,但此情皆由景中生發感悟,并非硬貼,因而全詩雖可見出構思痕跡,卻不傷自然之致。
上一篇:《山中雜詩三首(其一)吳均》原文|賞析
下一篇:《山齋獨坐贈薛內史二首(其一)楊素》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