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第四十二·馮唐者,其大父趙人[1]。》鑒賞
父徙代[2]。漢興,徙安陵[3]。唐以孝著[4],為中郎署長[5],事文帝。文帝輦過[6],問唐曰:“父老何自為郎? 家安在[7]?”唐具以實對。文帝曰:“吾居代時[8],吾尚食監高袪數為我言趙將李齊之賢[9],戰于鉅鹿下[10]。今或每飯[11],意未嘗不在鉅鹿也。父知之乎?”唐對曰:“尚不如廉頗[12]、李牧之為將也[13]。”上曰:“何以[14]?”唐曰:“臣大父在趙時,為官率將[15],善李牧[16]。臣父故為代相[17],善趙將李齊,知其為人也。”上既聞廉頗、李牧為人,良說[18],而搏髀曰[19]:“嗟乎!吾獨不得廉頗、李牧時為吾將,吾豈憂匈奴哉[20]!”唐曰:“主臣[21]!陛下雖得廉頗、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22]。良久,召唐讓曰[23]:“公奈何眾辱我[24],獨無間處乎[25]?”唐謝曰:“鄙人不知忌諱[26]。”
【段意】 本段簡略交代了馮唐的出身后,集中敘述了文帝與馮唐關于有賢士而能否用之的一問一答,把馮唐的犯顏直諫及文帝的寬容大度表現得有聲有色。
注釋
[1]大父:祖父。趙:戰國時趙國。七雄之一。轄地包括今山西中部、陜西東北、河北西部、南部。[2]徙(xi):遷移。代:國名。地在今河北蔚縣。后為秦所滅。[3]安陵:縣名。在今陜西咸陽東。[4]以孝著:憑孝行著稱。[5]中郎署長:中郎署的長官。屬郎中令。[6]輦(nian):用人挽行的車子。后世專用指帝王的乘車。[7]父老:老者的通稱。何自:“自何”的倒裝。全句說,你怎樣來做郎官的?家住在哪里? [8]居代:指任代王,文帝即位前為代王。滅諸呂后,大臣迎立為帝。[9]尚食監:主管皇帝膳食的官吏,也稱太官。屬少府。數(shuo):多次;屢次。[10]戰于鉅鹿下:指秦將章邯、王離在鉅鹿圍趙歇、張耳時,趙將李齊與秦兵大戰鉅鹿城下的一段故事。[11]每飯:每次吃飯。[12]廉頗:名將,戰國時趙國人。[13]李牧:名將,趙國末期人。曾率兵大敗東胡、林胡、匈奴。[14]何以:以何。根據什么。[15]官率將:百夫長,即官帥將。率,通“帥”。[16]善:交好。動詞。[17]故:從前。[18]良說(yue):很高興。[19]搏髀(bi):拍大腿。[20]全句說,唉,我偏偏得不到廉頗、李牧這樣的人來做我的將帥,若能得到,我難道還擔憂匈奴嗎! 時:而。[21]主臣:惶恐的意思。[22]禁中:宮中。因帝王內廷,出入有禁。[23]讓:譴責;埋怨。[24]眾:當眾。[25]獨無間處:難道沒有無人之處。間處:私下的場合。[26]鄙人:謙詞。意即粗俗之人。
上一篇:《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第四十二·頃之,上行出中渭橋[1],有一人從橋下走出[2],乘輿馬驚[3].》鑒賞
下一篇:《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第四十二·當是之時[1],匈奴新大入朝那[2],殺北地都尉(昂)[印][3].》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