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中篇小說《局外人》是法國存在主義作家,阿爾貝·加繆(1913~1960)的代表作之一。1957年“因為他的重要的文學創作,以明徹的認真態度闡明我們同時代人的意識問題”而獲諾貝爾文學獎,作者1960年不幸死于車禍。本書1981年上海文學出版社出版,孟安譯。
《局外人》的主人公莫爾索是阿爾及爾一家法國公司的職員,既孤獨又冷淡,麻木不仁,庸庸碌碌。因收入不多,把母親送進養老院,母親去世后,他毫無感觸,對結婚也不熱心。鄰居是個流氓,想整一下阿拉伯女朋友而請莫爾索幫忙,他不問是非即代筆寫信。女方的弟弟帶了阿拉伯人來報仇,莫爾索糊里糊涂開槍打死阿拉伯人,因此被捕入獄。關押11個月后判處死刑,他仍無動于衷,視同局外。作者企圖用文學形式說明“人生的荒謬”這一存在主義的論點。人只能被動、消極地接受惡濁的社會環境和人的本能的捉弄和擺布。想擺脫這種“荒謬”也只是在做“無望的犧牲”。這部小說寫于德國占領時期,戰后非常流行,僅1942~1958年就印刷了253次,被譯成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國出版。
加繆的其它重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鼠疫》(1947),短篇小說集《流放和王國》(1957)。其作品基本貫穿著這樣的思想:人生是偶然的,荒謬的,因此對一切應采取虛無主義的人生態度。
上一篇:《小名錄》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左太沖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