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類·空中設景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 《澡蘭香》“盤絲系腕”海綃翁曰: 此懷歸之賦也。起五句全敘往事,至第六句點出寫裙,是睡中事。“榴”字融人事入風景,“褪萼”見人事都非,卻以風景不殊作結。后片純是空中設景,主意在“念秦樓也擬人歸”一句。“歸”字緊與“招”字相應,言家人望己歸,如宋玉之招屈原也。既欲歸不得,故曰“難招”,曰 “莫唱”,曰 “但悵望”,則“也擬”亦徒然耳。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中間則首尾皆應,陣勢奇變極矣。金針度人,全在數虛字。屈原事,不過借古以陳今。“薰風”三句,是家中節物。秦樓倒影,秦樓弄玉事,謂家所在。(陳洵 《海綃說詞》)
【詞例】
澡 蘭 香
淮安重午
吳文英
盤絲系腕,巧篆垂簪,玉隱紺紗睡覺。銀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約 。為當時、曾寫榴裙,傷心紅綃褪萼。黍夢光陰,漸老汀洲煙蒻。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薰風燕乳,暗雨梅黃,午鏡澡蘭簾幕。念秦樓、也擬人歸,應剪菖蒲自酌。但悵望、一縷新蟾,隨人天角。
【解析】填詞要用形象思維,有的即目取象,有的回憶以往經歷,也有的則寫當時甚至向來未有的情景,全憑想象而來,這最后一種就是所謂“空中設景”。吳文英作詞,常常從自己極為豐富的想象和聯想出發,按照心理流程敘述,時間與空間雜糅,意象設置上也多“空中設景”。這使他的詞作光怪陸離、濃麗質實,表現出鮮明的藝術個性。《澡蘭香·淮安重午》就是這樣的作品之一。
這首詞是詞人任蘇州倉幕,奉差往淮安(今屬江蘇省),逢端午佳節,想念分別的戀人作下的。全詞以端午節特有的風俗、節候作為線索。上片回憶自己過去與情人歡度端午的往事,抒發物是人非之感。開始三句回憶往事,寫每逢端午,這位冰肌玉骨的美人一睡起來,便把節日的飾物穿戴停當。“盤絲系腕”,寫將五色絲系在臂腕上,古人認為這樣可以驅鬼祛邪。“巧篆垂簪”,“巧篆”指書寫了咒語或符箓的小箋。這句寫美人將巧篆做成精巧的紙花,垂戴在自己的發飾上。按古時風俗,這樣做可以避兵氣。“玉隱紺紗睡覺”,“玉”形容美人身體玉一般光潔。“紺紗”,天青色的紗帳,此物為初夏應時之用,顯出端午的氣候特點。“睡覺”指睡醒。吳文英此詞由端午節興感,所以先寫美人應節裝束,后才寫美人從床上睡起。這個顛倒的描寫順序,開始便造出一番端午節氣氛,并在讀者面前勾畫出一個活靈活現的節日盛妝的美人,將端午與戀人融化在一起。接著詞人又用 “銀瓶露井,彩箑云窗”四個極富色彩的事物,描繪往昔的賞心樂事。“銀瓶”,精美的酒器,可見當時的宴飲。“露井”,本指沒有覆蓋的井。漢代宮中有露井,井邊多植桃樹。樂府古辭有 “桃生露井上”句,唐人王昌齡 《春宮曲》 有 “昨夜風開露井桃”句。吳文英在這里用“露井”一詞,不但指周圍建筑之堂皇,井邊桃花之下飲酒,而且同酒器“銀瓶”相并舉,含有酒如井水一樣多而飲不盡的含義。“彩箑”,彩扇,歌兒舞女所持,此處指歌舞。“云窗”,高樓上鏤刻精美的花窗。這里用了八字,便寫出了桃花樹下,觴往杯來,高樓窗內,輕歌曼舞,種種樂事。深得唐詩名句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溫庭筠:《商山早行》)妙用名詞的遺法。此處也可見吳文英詞中意象之密。但這首詞中也有清疏之句,“往事少年依約”這一句明快地講當出少年時這些端午往事現在還隱約可想可。承上所寫桃花下的宴飲,詞人聯想到情人桃花一樣紅的石榴裙,寫道 “為當時曾寫榴裙,傷心紅綃褪萼。”“寫榴裙”化用了 《宋書·羊欣傳》里的典故:“羊欣著白將裙晝臥,王獻之詣之,書其裙數幅而去。”這里詞人將典中 “白練裙”換為 “榴裙”,也練典故中寫王獻之與羊欣之友誼、王獻之的灑脫,改為寫自己與戀人之間的親密,自己的深情。下接著嘆道:“傷心紅綃褪萼”。這里 “紅綃褪萼”承將裙花合一而言,其中 “紅綃”也關合 “盤絲”;萼,花萼,關合 “巧篆”,這里 “褪萼”寫出美人以及往昔的賞心樂事都如易凋的花兒香消了。這樣已由寫往昔端午之樂事的回憶中回到了孤寂的現實——這時的端午節。下接二句正寫詞人從回憶中回到現實夢醒般的悵惘。“黍夢光陰,漸老汀洲煙蒻。”“黍夢”,化用唐沈既濟 《枕中記》所述盧生過邯鄲做黃梁美夢的故事,將“梁”改為角黍的 “黍”,切合端午吃角黍的風俗。“黍夢”一句寫往昔美事如一場短短的夢轉眼逝去。“汀洲”,水中平地。蒻,細弱的嫩蒲草,這也是端午節時當令植物。前加一個“煙”字,以見蒲草所生之多,且給草籠上了朦朧之色,正與詞人的傷感心境相表里。
上片或回憶往時良辰美景,或寫目前所見以抒感舊之情,全是有經歷可憑。至下片則寫自己淮安端午懷歸之情,這時詞人卻不是從自己這方抒寫歸情,而是以 “空中設景”之法假想情人盼望自己歸去流露出自己的歸心。“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這也是片端午景象。“江南古調”,指傳為宋玉作以招屈原之魂的 《招魂》。“楚江沉魄”指自沉汨羅江的屈原。這三句以難招屈原亡魂,暗露出讓情人不要苦苦盼望失魂落魄、遠游他方的自己歸來,徒然傷心,也增加詞人的擔憂。這時詞人又假想出情人這時安度端午的景象。“薰風燕乳,暗雨梅黃,午鏡澡蘭簾幕。”“薰風”,南風。“燕乳”,乳燕。“暗雨梅黃”,指陰天中連綿的梅雨,同成熟的黃梅。“午境”,五月五日午時所鑄之鏡,在端午節高懸,古俗以為能驅鬼避邪。“澡蘭”,古代風俗端午節人們用蘭湯洗浴。(見 《大戴禮記·夏小正》)這里寫出在情人那里或許乳燕正飛于和煦的南風中,梅子黃了,細雨連綿,高懸午鏡的室內簾幕里美人或許正在用蘭湯洗沐。這時詞境趨于明快,但接著詞人將詞筆在想象中又折動一下,寫道“念秦樓、也擬人歸,應剪菖蒲自酌。”“秦樓”,相傳秦穆公女弄玉與蕭史吹簫引鳳,穆公為筑鳳臺,后遂傳為秦樓。(漢·劉向:《列仙傳》)吳文英用在詞中指美人的居所。“應剪菖蒲自酌”晉·宗懔 《荊楚歲時記》 載楚地人端午以菖蒲一寸九節者泛酒,以避瘟氣。宋人吳自牧《夢粱錄》 載端午 “正是葵榴斗艷,梔艾爭香,角黍包金,菖蒲切玉”,可見宋時還有端午剪菖蒲泡酒的習俗。這里以美人自剪菖蒲自酌,將“念秦樓、也擬人歸”的美人思念詞人而倍感孤寂的情緒形象化了。其實這正是詞人自己獨酌在懷歸的一種曲折的反映。“但悵望、一縷新蟾,隨人天角。”美人在獨酌悵望中,不知不覺得天黑了下來。“新蟾”,指新月,傳說月中蟾蜍,故以 “蟾”為月的代稱。“一縷新蟾”的 “一縷”正寫出梅雨晴時,初五新月的清新、凄涼和瘦弱。這在情人看來是情之所寄,在詞人看來又象美人的身影,隨著詞人在天涯漂泊。下片主要是憑空設想,這些假設和想象正表現出詞人與情人之間的感情相通和相互的了解,表現出詞人端午節懷歸的愿望。也正是由于下片這些想象的虛寫才使得上片回憶的實寫不呆滯,使全詞虛實相得,既縟麗又流動。
“空中設景”是宋詞中較常用的一種寫法。北宋柳永的 《八聲甘州》“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也是自己思念故鄉佳人,而空中想象佳人等待自己,多次錯把他人船帆視作自己的歸船。吳文英詞藝術上承周邦彥、姜夔詞風。周邦彥 《風流子》“遙知新妝了,開朱戶、應自待月西廂”,想象美人在等待自己相會,以表深情; 南宋姜夔 《疏影》“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寫苔梅,假想是王昭君月夜歸來所化,寫出梅的清幽美麗,都是“空中設景”。吳文英之后,南宋王沂孫、張炎等人的詠物詞里虛設之景更是屢見不鮮。
“空中設景”之論在北宋就啟其源。《柳塘詞話》 載:“魯直 (黃庭堅字) 少時,使酒玩世,喜作詞。法云秀誡之曰: 筆墨勸淫,乃欲墮泥犁中耶。魯直曰: 空中語也。” (轉引自清·沈雄:《古今詞話·詞評》)可見北宋黃庭堅作詞時便有意識地憑空想象。“詞之為體,要眇宜修”(王國維:《人間詞話》),往往要從所述之事,所寫之景之外發揮想象,曲折地抒情達意。“空中設景”正道出了詞的這一重要作法。
上一篇:想象類·運思奇幻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想象類·思路幽絕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