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思類·游思縹緲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夢”字點出所見,惟夕陽歸燕。“玉纖香動”,則可聞而不可見矣。是真是幻,傳神阿堵,門隔花深故也。“春墮淚”為懷人,“月含羞”因隔面,義兼比興。東風臨夜,回睇夕陽,俯仰之間,已為陳跡,即一夢亦有變遷矣。“秋”字不是虛擬,有事實在,即起句之舊游也。秋去春來,又換一番世界,一“冷”字可思。此篇全從張子澄“別夢依依到謝家”一詩化出,須看其游思縹緲,纏綿往復處。(陳洵 《海綃說詞》)
【詞例】
浣 溪 沙
吳文英
門隔花深夢舊游,夕陽無語燕歸愁,玉纖香動小簾鉤。落絮無聲春墮淚,行云有影月含羞。東風臨夜冷于秋。
【解析】在感夢懷人,傷離念遠的抒情之作中,詞人的情感常常是由己及彼,撫今追昔。游動的思緒,飛躍時空,縹緲不定。在往來思憶中,絲絲縷縷,斷續無端,纏綿往復。別有一種低回要眇之致,纏綿不盡之情,使詞篇含蓄蘊藉,蕩人心魂。
四庫提要說:“詞家之有吳文英,如詩家之有李商隱”。這正是因為游思縹緲,纏綿往復的抒情特征,使吳文英詞起落無跡,神光離合,而意象朦朧,詞境迷離。《浣溪沙·門隔花深》 是一篇感夢懷人之作,夢魂縹緲,思憶悠悠,纏綿悱惻。詞的首句先說自己夢回舊游之地。與伊人遠別,但情不能舍,不禁夢魂遠游,尋到舊處。可是那里繁花重掩,伊人難見。次句寫夢醒之后,春夢撩亂了情懷,終日悒郁恍惚。眼見夕陽落去,雙燕歸巢,想到往昔游處的情事,自己更是愁緒滿懷。此句,情思由昔而今,由今而昔,幾度往復。下面又由己及彼,神魂遠飄: 從往昔的情事,想到去秋在那里度過的一個個黃昏。因而,不禁想象,在這日落燕歸之時,那女子當是舉起纖纖玉手去放下簾櫳,準備安歇了。這時,遠人形容如在目前,可是望而難卻,使人不勝憂傷。于是低頭看到那有影無聲的落絮,想到它就像自己默默滴落的相思之淚,仰面看到那云影掩映的圓月,覺得它正像那女子半掩的嬌容。思緒紛至,纏綿往復,今夜、昨夕、居所、舊地,在縹緲的游思中,迷朦成一片,在詞人的心理上,編織出如夢如幻的想象空間。最末一句,回到現實: 一陣春風吹過,詞人從想象中醒來,倍覺孤獨凄涼,因而,他感到,這東風吹拂的春夜,比去年的秋夜還要清冷。自己這樣想,遠方那孤處的女子,可能也有同感吧。一句雙綰,一個 “冷于秋”,又拓展了詩意。接下去的,當是一種相思,兩處閑愁,以至二人春夜的輾轉不眠。含情不盡,引人聯想。此詞寫由睡夢引發的懷人之情,一縷游思,往來飄忽,今、昔、彼、此,相交相錯,纏綿悱惻,余韻裊裊,令人涵詠不盡。正是“如天光云影,搖蕩綠波,撫玩無極,追尋已遠。” (見 《人間詞話》)
《海綃說詞》 以 “游思縹緲”來形容這種藝術構思的特點,非常恰切,這類詞寫人物的情感、意緒。飄游的神魂、思緒,牽縈、回環,跳躍變幻,展現人物心理的時空、和想象中的情事、畫面。寫來靈動、超妙,別有神味。
游思縹緲,纏綿往復,因為它以神意為主,往往能 “思理超超”,凌空結撰,成一篇奇文”。(《蓼園詞選》)空靈而至神遠。清空、清虛,便可情詞超雋、運用入化。如劉熙載所言:“詞須空中蕩漾。”“必如天上人間,來去無跡,斯為入妙。”(《藝概》)
抒情游絲縹緲,以神思為脈,能超越時空,自由想象,忽遠忽近,極虛極活,詞篇往往形成迷離惝恍,朦朧飄忽的意境。詩詞抒情忌淺、忌直、忌盡,而迷離惝恍的境界,虛實遠近,妙義環生,變化莫測,最富含蓄蘊藉之妙。清人謝章鋌 《賭棋山莊詞話》說:“短調要詞意惝恍。”陳匪石在 《聲執》 中說:“夫論詞者,不曰 ‘煙水迷離之致’,即曰低回要眇之情。”明人王驥德談曲詞的創作時也說:“套數之曲,……又須煙波渺漫,姿態橫逸,攬之不得,挹之不盡。……此所謂 ‘風神’,所謂 ‘標韻’,所謂 ‘動吾天機’。不知所以然而然,方是神品,方是絕技。”(《曲律》)
詞體制短小,為擴大抒情幅度,往往要把詞境向深處、虛處拓展、用筆要以婉曲含蓄為妙。因而那些抒寫個人幽思閑愁,感念往事,傷離懷人的詞篇,其佳者總是要有思致,有神味。因而,寫得游思縹緲,往復纏綿,是許多詞篇具有的抒情特征。只是有的不一定那樣超逸、神妙。晏幾道的代表作 《臨江仙》 是一首懷人之作。短短的小令,含蘊極豐,正得力于寫游思之往復,化有盡為無盡。”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夢后酒醒,一片靜寂,去年的春恨又浮上心頭,一縷情思,悄然浮動。去年的春恨,自然是由去春之前的往事引起,此恨超歷去年,又到今春,思緒往復飄轉。下面詞人做宕開之筆,以景寫情:“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微雨、落花著嘆逝之情,燕雙飛,人獨立系懷人之意,花落燕飛,都牽系著片片思緒。詞人的游思,幾度往復之后,又向著往昔,飄游得更遠,“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在詞人情思的盤旋游移中,往事歷歷,畫面宛然,聲情俱現。最后詞人又想到:“當時明月在,曾照采云歸。”思緒忽然回到眼前,想到月在而人不見。由人不見,又想到小蘋的流轉人間,詞人的情思已追隨小蘋的身影,飄飛得很遠很遠。游絲飄緲,境界迷離。抒情回環往復,纏綿不盡。黃庭堅評它 “能動搖人心”。
再如秦觀《八六子·倚危亭》 寫離別相思之情,抒情主人公凝望遐思,百感生心,難以為懷。離別之后,這位男子倚亭佇立,思緒紛紛。想到當日水邊輕別,使今日凄愴不已,既有悔恨,又有驚嘆。接著想到那女子天然一幅好模樣。而從她的娉婷標致,又想到她溫柔的性情,往昔相處的美好時光。然后又回到眼前,歡娛逝去,弦斷香消,唯余思念之苦。這時“飛花弄晚”,“殘雨籠晴”,黃鸝啼叫,都牽動他的離思,而愈加愁緒紛起,思憶難平。一縷游思,牽情系景,往來飄忽,纏綿不盡。
上一篇:構思類·全從對面寫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抒情類·層深之法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