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予小子①,念我這年幼的小子,
遭家不造②,家門遭喪真不幸,
嬛嬛在疚③。孤獨憂傷心悲痛。
於乎皇考!啊,贊美我偉大的先父!
永世克孝④。終生能把孝道盡。
念茲皇祖,遠念我偉大的先祖,
陟降庭止⑤。神靈常降保王庭。
維予小子,我今年幼嗣大業,
夙夜敬止。誓將日夜恭謹理朝政。
於乎皇王⑥!啊,敬告我偉大的先王!
繼序思不忘⑦繼承宏業不敢忘。
[注釋]①予小子:成王對先王、先祖自稱。②不造:不吉祥,不幸。③嬛(qiong)嬛:同“煢煢”,孤獨無依的樣子。疚:心傷致病。④永世:終生。⑤陟(zhi)降:升降,此指文王靈魂時時升降于王庭,以賜福佑⑥皇王:此兼指文王和武王。⑦序:緒,即王業。思:語助詞,猶“兮”字
[賞析]這篇詩據《詩序》說是“嗣王朝于廟也”,即認為這首詩是繼位的君王朝拜先王之廟所作的詩,而未言何時事。朱熹《詩集傳》則進一步指明:“成王免喪,始朝于先王之廟而作此詩。”據史載,周武王伐紂,滅商,建立了周王朝,但開國后不久,武王即棄世,其子成王年幼繼位,由周公輔政。待年稍長,方才親政。這首詩大約就是成王親政時前往視廟祝告時所用的詩
全詩一章,十一句,可分為三個層次:開首三句是成王自陳遭父喪的不幸和孤獨憂傷的心情。開端句“閔予小子”,很帶有感情色彩,“閔”通“憫”,是乞求先王之靈對自己憐念、顧惜的意思,表明了失去父親后自己孤獨無依的可憐處境。下兩句寫身遭父喪,無限傷痛,如重病在身。詩中著意寫自己的悲哀、孤獨,正在于明示做人子的一片孝心。接著四句寫對先父美德的追念和感念先祖在天之靈對王室的福蔭。古代殷周王朝,都是信奉祖先神的。他們認為先王在世時為后代開創基業,死后靈魂升天,仍對王朝起著保護神的作用。前兩句是說他的先父武王一生謹守孝道,美德流芳,是為后世子孫的榜樣。句首用了表示嘆息聲的語氣詞“於乎”(嗚乎),即表示悼念,又表示贊嘆,感情濃重。后二句更進一步緬懷先祖文王,由近及遠,表示自己對列祖列宗均心懷感念,不忘福佑之恩。結尾四句是明志之詞,表明自己繼統之后,定將日夜勤勞,謹守祖訓,做到凡事以“敬”。方玉潤《詩經原始》曾對此解釋說:“周宗圣圣相承,家學淵源不外一‘敬’字。文王之學曰‘緝熙敬止’,武王之學曰‘敬勝怠者吉’,今成王方嗣統,欲上繼祖父之緒于不忘,亦曰‘夙夜敬止’,其心傳之要不在是歟?”故這最后四句,是表示自己繼位以后,對祖訓不敢或忘,以承遺志,使國家永世恒昌,代代相緒不絕。
《周頌》本王朝廟堂用詩,要求肅穆恭謹,符合禮儀。這首詩先訴先王去世后的哀痛,再頌先王之美德,最后化悲痛為力量,表明自己緒志不忘的決心和責任。章法嚴謹,條理井然,一詩而三轉折,感情亦隨之起伏回蕩。這篇詩的章法格局,為后世哀祭體作品所取法。
上一篇:《閔予小子》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防有鵲巢》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