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蓬萊殿后鞓紅
【出典】 《舊唐書》卷四《高宗紀上》:“(龍朔二年)夏四月庚申朔,至自東都。辛巳,造蓬萊宮成,徙居之。”宋·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居士外集》卷 二二《洛陽牡丹記·花釋名第二》:“鞓紅者,單葉深紅花,出青州,亦曰青州紅……其色類腰鞓,故謂之鞓紅。”同書《居士集》卷一三《禁中見鞓紅牡丹》詩:“白首歸來玉堂上,君王殿后見鞓紅。”
【釋義】 唐代長安有蓬萊宮(即大明宮),后人用之作為宮殿的泛稱。鞓紅,牡丹之一種。宋歐陽修觀賞汴京禁中牡丹詩有“君王殿后見鞓紅”之句,后因以“蓬萊殿后鞓紅”作為詠花的典故之一。
【例句】 后土祠中玉蕊,蓬萊殿后鞓紅。(蘇軾《西江月·真覺賞瑞香二首》其一283)因瑞香花別名“蓬萊紫”,“蓬萊”為唐宋以來宮殿的泛稱,故此處借歐陽修詠宮中牡丹的“殿后見鞓紅”之句,以形容瑞香之花色,顯示其名貴。
上一篇:典故《蓬萊宮殿》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蓬萊閣》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