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fēng)格類·筆勢奇?zhèn)サ乃卧~藝術(shù)技巧|風(fēng)格|特點|特征
【依據(jù)】 于湖玩鞭亭,晉明帝覘王敦營壘處。自溫庭筠賦詩后。張文潛又賦 《于湖曲》,以正湖陰之誤。詞皆奇麗警拔,膾炙人口。……張安國賦 《滿江紅》 云(略)。雖間采溫、張語,而詞氣亦不在其下。嘗見安國大書此詞,后題云:“乾道元年正月十日”。筆勢奇?zhèn)タ蓯邸?吳師道 《吳禮部詞話》)
【詞例】
滿 江 紅
于湖懷古
張安國
千古凄涼,興亡事,但悲陳跡。凝望眼,吳波不動,楚山叢碧。巴滇綠駿追風(fēng)遠(yuǎn),武昌云旆連江 (天) 赤。笑老奸、遺臭到如今,留空壁。邊書靜,烽煙息。 通軺傳, 銷鋒鏑。 仰太平天子, 坐收長策 (圣明無敵)。䠞踏揚(yáng)州開帝里,渡江天馬龍為匹。看東南、佳氣郁蔥蔥,傳千億。
【解析】楊慎 《升庵詩話》 卷二云:“ ‘王敦屯于湖,帝至于湖,陰察營壘而去’。此<《晉紀(jì)》 本文。于湖,今之歷陽也。(按,于湖,古縣名。晉武帝太康二年即公元281年置。《資治通鑒》晉太寧元年即公元323年,“(王) 敦移鎮(zhèn)姑孰,屯于湖。”故址在今當(dāng)涂縣南。歷陽,郡名。晉永興元年即公元304年置。治所在歷陽,今和縣。轄境相當(dāng)今安徽和縣、含山兩縣)‘帝至于湖’ 為一句,‘陰察營壘’ 為一句,溫庭筠作 《湖陰曲》,誤以陰字屬上句也”。楊慎所云見 《晉書》 卷6 《明帝紀(jì)》 太寧二年六月,“(王)敦將舉兵內(nèi)向,帝密知之,乃乘巴滇駿馬微行,至于湖,陰察敦營壘而出”。溫詩見 《全唐詩》 卷575,題《湖陰詞》 并序。云:“王敦舉兵至湖陰,明帝微行,視其營伍,由是樂府有 《湖陰曲》 至亡其辭,因作而附之”。
吳師道 《詞話》 謂本詞“筆勢奇?zhèn)タ蓯邸薄!肮P勢”,指書畫詩文運(yùn)筆的氣勢。史稱王羲之筆勢“以為飄若游龍,矯若驚龍”(見 《晉書王羲之傳》)。范曄 《獄中與諸甥侄書》云:“至于 《循吏》 以下及六夷諸序論,筆勢縱放,實天下之奇作”。“奇?zhèn)ァ保溉嘶蜃髌返钠嫣亍⑿蹅ァG罢呷?《史記》 卷55 《留侯世家》“余以為其人計魁梧奇?zhèn)ィ烈娖鋱D,狀貌如婦人好女”;后者如 《論衡·對作篇》: “故 《論衡》者,所以銓輕重之言,立真?zhèn)沃剑瞧堈{(diào)文飾辭,為奇?zhèn)ブ^也”。詞上闋雖云“悲陳跡”,亦是懷古詞中應(yīng)有之義,而于感嘆千古興亡事中,則充滿凜然快意的嘲諷,用筆奇?zhèn)ァ!皡遣ú粍樱絽脖獭保脺卦姟皡遣ú粍映酵怼保儠r間為空間,青籠蒼碧,景色媚人。吳水楚山,引人遐思,興起晉明帝乘巴滇 (古國名) 名馬綠駿,追奔逐野,旌旗連天,一戰(zhàn)功成。據(jù) 《明帝紀(jì)》:太寧二年“秋七月壬申朔,……帝躬率六軍,出次南皇堂。至癸酉夜,募壯士,遣將軍段秀、中軍司馬曹渾、左衛(wèi)參軍陳嵩、鐘寅等甲卒千人渡水,掩其未畢。平旦,戰(zhàn)于越城,大破之,斬其前鋒將何康。王敦憤惋而死”。張安國悲的“陳跡”,即指這段史實。而對權(quán)傾東晉兩度謀反最后戮尸懸首的王敦,則曰:“笑老奸、遺臭到如今,留空壁。”壁者,營壘也。《史記·項羽本紀(jì)》: “諸侯軍救巨鹿下者十余壁”。鄙薄之情,浮漾紙面,未嘗不有借古諷今 (南宋投降派) 之意。雖以諧語出之,而雄偉之氣,貫注字里行間。
下闋詠今。按 《詞話》 詞作于“乾道元年正月十日”。上年,即宋孝宗隆興二年,“符離之?dāng) ?符離,地名,今安徽符離集) 以后,孝宗將抗金名將張浚降為江淮東西路宣撫使,后又從前線召回,解去兵權(quán),出判福州,死于途中。貶敗金兵于宿州 (今安徽宿縣) 的抗金將領(lǐng)李顯忠,卻任用秦檜余黨湯思退為相,以與金議和。先是撤兩淮邊備及海、泗、唐、鄧之戍; 后則派大臣魏杞持“侄大宋皇帝某再拜奉于叔大金皇帝”的求和信及歲幣二十萬兩去乞和。“隆興和議”成,孝宗下詔宣布:“正皇帝一稱,為叔侄之國”,并割海、泗、唐、鄧、商、秦六州之地,改納貢為“歲幣”。以此換來“邊書靜,烽煙息。通軺傳,銷鋒鏑”的“太平天子”的“長策”!張于一年前的 《六州歌頭》 詞云:“干羽方懷遠(yuǎn),靜烽燧,且休兵。冠蓋使,紛馳騖,若為情”?稱侄納貢,遣使乞和,何以為情?諷情貶意,更為明顯。這里先用一“仰”字,承以“太平天子,坐受長策”,貶抑之情,空際盤旋,頗有用筆“飄若游龍,矯若驚龍”之勢。接寫宋室南渡,用 《晉書·元帝紀(jì) 《司馬睿偕四王南渡,在建康建立東晉王朝:“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的故實。一結(jié)筆勢復(fù)振,飄然遠(yuǎn)去:“看東南、佳氣郁蔥蔥,傳千億”。雖山河半壁,但一、“湖山信是東南美”;二、“德至八方”,而祥風(fēng)、佳氣至! 郁郁蔥蔥,大好山河,將傳千年萬代! 開篇的“千古凄涼”,至此風(fēng)卷云去,了無蹤跡。筆勢奇特雄偉,與辛棄疾 《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渡江天馬南來,幾人曾是經(jīng)綸手”的破空而來,感慨蒼勁,各有千秋。
吳師道稱張安國 (孝祥) 詞“筆勢奇?zhèn)ァ保篌w如清人查禮 《銅鼓堂詞話》所云:“氣雄而調(diào)雅,意緩而語峭”。“氣雄”,則豪,易失之粗曠,“調(diào)雅”,每趨之于柔婉;“意緩”以“語峭”救之,則又剛?cè)嵯酀?jì)矣。魏了翁謂張安國代表作 《念奴嬌·過洞庭》: “洞庭所賦,在集中最為杰特,方其吸江酌斗,賓客萬象時,詎知世間有紫微青瑣(官署衙門)哉”。(《鶴山大全集》)所謂 “杰特”,是思與境諧,景與情會,把 “肝膽皆冰雪”的情思,與 “玉鑒瓊田”的洞庭湖景色,表現(xiàn)得水乳交融,含蘊(yùn)而豪雋,空靈而神奇,亦正是“筆勢奇?zhèn)ァ敝鳌?/p>
詞之奇?zhèn)ィ路?“兵家之陣,方以為正,又復(fù)是奇; 方以為奇,忽復(fù)是正。出入變化,不可紀(jì)極,而法度不可亂”。(姜夔 《白石道人詩說》)即以本詞而論,題曰 《于湖懷古》,下闋一變而為完全詠今: 換頭四短句用納須彌于芥子的手段高度概括南宋當(dāng)前現(xiàn)實; 接用一 “仰”字承 “太平天子”之 “長策”;而最后又結(jié)以 “看東南佳氣郁蔥蔥”的欣然之懷,“出入變化”,超人意表,從而使得全詞也更耐人尋味了。
上一篇:風(fēng)格類·渾灝流轉(zhuǎn)的宋詞藝術(shù)技巧|風(fēng)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風(fēng)格類·得花間遺韻的宋詞藝術(shù)技巧|風(fēng)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