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類·參差中寓整齊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一氣舒卷,參差中寓整齊,神乎技矣。(陳廷焯《詞則·放歌集》卷一)
【詞例】
水調歌頭
帶湖吾甚愛,千丈翠奩開。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鷗鷺,今日既盟之后,來往莫相猜。白鶴在何處?嘗試與偕來。破青萍,排翠藻,立蒼苔。窺魚笑汝癡計,不解舉吾杯。廢沼荒丘疇昔,明月清風此夜,人世幾歡哀?東岸綠陰少,楊柳更須栽。
【解析】陳廷焯在《放歌集》卷一評辛棄疾《水調歌頭》(帶湖我甚愛)說:“一氣舒卷,參差中寓整齊,神乎技矣。”評語中提到的“參差“,與“整齊”一律相對。它原指大小、長短、高低不齊,不一致。寫作中,將它借用為一種結構和表現技法。具體地說,是指文章結構上的開與合,聚與散; 情節上的起與伏,張與弛; 材料上的繁與簡,疏與密; 語句上的長與短,齊與散。通過無周期性的錯綜變化,形成一種表面上不整齊劃一的形式美。它是一種于不和諧中求和諧,于不均衡中見均衡的結構與表現形式。
參差與整齊,這對矛盾統一的形式美,被文人們運用于詩、詞、文,甚至小說、戲曲的創作中,能收到很好的藝術效果。在王實甫的 《西廂記·前候》 中,紅娘有一段唱詞 〔油葫蘆〕:“一個憔悴潘郎鬢有絲,一個杜韋娘不似舊時,帶圍寬過了瘦腰肢。一個睡昏昏不待觀經史,一個意懸懸懶去拈針黹。一個絲桐上調弄出離魂譜,一個花箋上刪抹成斷腸詩,筆下幽情,弦上的心事,一樣是相思。”金圣嘆評點這段唱詞時寫道:“連下無數 ‘一個’ 字,如風吹落花,東西夾墮,最是好看。乃尋其所以好看之故,則全為板整齊,卻板差脫,忽短忽長,忽續忽斷,板板對寫中間又不板板對寫故也。”這里所說的就是語言上的錯綜參差之美。錯綜參差,能使行文好似落花之東西夾墮,變化跌宕,搖曳生姿,能充分滿足人們審美要求的多樣性與變化性,能使讀者在不斷變化的心理感受中獲得豐富多樣的美感享受。
在 《水滸傳》 中,描寫魯智深拳打鎮關西,也有一段精采文字:“撲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鮮血迸流。鼻子歪在半邊,卻便似開了個油醬鋪: 咸的,酸的,辣的,一發都滾出來……就眼眶際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縫裂,烏珠迸出,也似開了個彩帛鋪的:紅的,黑的,絳的,都綻將出來……又只一拳,太陽上正著,卻似做了一個全堂水陸的道場: 磬兒、鈸兒,鐃兒,一齊響。魯達看時,只見鄭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氣,沒有入的氣,動彈不得。”這段文字寫得極其生動、幽默,它在語句上,巧妙地運用長與短,齊與散的交錯變化,造成一種既參差又整齊的形式美。
上面詞例所引的辛棄疾的 《水調歌頭》,也具有這種形式美,它將整齊寓于參差之中。這首詞寫于宋孝宗淳熙九年 (1182)。淳熙六年秋,他改知潭州兼荊湖南路安撫使,次年年底,又調充隆興知府兼江南西路安撫使。他在湖南安撫使和江西安撫使任上,賑濟饑民,興辦水利,糾彈貪吏,創置新軍等政績,引起某些朝臣的忌恨,諫官王藺摭拾一些流言,對他進行彈劾,于淳熙八年末,他被朝廷免職。從此他回到上饒帶湖閑居。這首〔水調歌頭·盟鷗〕 即寫于帶湖。詞的內容是抒寫詞人希望與鷗鳥定盟為友。一同隱逸水鄉的心愿。
“帶湖”二句,寫自己對帶湖的“甚愛”之情及其原因。千丈廣闊的帶湖,猶如打開婦女梳妝用的翠綠色的鏡匣似的,晶亮清澈。此二句,先說結果,后敘原因,突出愛湖之心。“先生”二句,承首句 “甚愛”,寫詞人自己閑居無事,穿著麻鞋拄著手杖,一日千回地漫步于湖畔,此處,一則寫其 “甚愛”的程度,二則寫其被免職閑居的無聊,其中暗含悲憤。“凡我”三句,由愛湖而及于湖中之鳥,詞人希望凡與自己訂盟的鷗鷺,今后真誠交往,不要相互猜疑。這幾句是作者故意模仿古代訂立盟約的辭句,是由 《左傳·僖公九年》: “齊盟于葵丘曰: ‘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歸于好。’”這段文字化出。與鷗鷺相盟——這是詞人脫離爾虞我詐的污濁官場后的痛苦選擇。固然,詞人對帶湖旖旎風光,確有喜愛的一面,然而,讓這位氣吞如虎的抗戰志士,滯留山水,閑置不用,那是不堪忍受的,其胸中悲憤是不可遏制的。此三句用參差不齊的散文句式,輕松質樸的筆調,抒發詞人復雜而矛盾的心情。“白鶴”二句,是愛湖中之鳥的深入一層,詞人囑托鷗鷺,試邀未曾見面的白鶴一道來。以上為上片,寫帶湖之秀美及對帶湖之酷愛。
過片,承上片“同盟鷗鷺”,著重寫 “鷺”之情態:“破青萍,排翠藻,立蒼苔”,鷺鷥立于水邊青苔上,時而分開青萍,時而排開翠藻,待機啄魚。“窺魚”二句,寫詞人笑話鷺鷥一心窺魚、待機而啄的愚蠢之計。詞人本希望與鷗鷺、白鶴結盟為友,坦誠交往,互不猜疑,但萬萬沒想到在禽鳥中竟有象鷺鷥這樣的自私者,只顧自己,全不理會詞人的一片好意,不理會與詞人同歡共飲。看來,鷺鷥這一形象是帶有象征意義的,作者曾寫過一首《鵲橋仙·贈鷺鷥》,就告誡鷺鷥不要啄魚:“溪邊白鷺,來吾告汝,溪里魚兒堪數,主人憐汝汝憐魚,要物我、欣然一處。”希望它與魚欣然相處。在這兩句散文句式后,緊接著,是兩句工整的對句 “廢沼荒丘疇昔,明月清風此夜”,這是值得舉杯同賀的事,昔日這里是一片廢沼荒丘,而今天卻是明月清風的景致,令人爽心悅目。作者從自己住宅之地的今昔變化,已悟出人世間滄桑變化及個人升沉出處所含的哲理——“人世幾歡哀”。“東岸”二句,遙應上片首句“帶湖吾甚愛”,詞人考慮湖之東岸,綠陰較少,因此在那里更須多栽楊柳。以輕松筆調作結,愈顯直樸有力。陳廷焯說:“此詞一味樸直,真不可及。勝讀鮑明遠《蕪城賦》。”(《云韶集》卷五)
全詞一氣舒卷,語意層深,在參差的散句后,又寓有整齊的語句,給人以長短交錯、齊散相映的美感。
上一篇:結構類·拗轉作收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結構類·俊語濃色須雜以淺淡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