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物類·詞極精妙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南渡詩家名流。詞極精妙,不減清真樂府。其間高處有周美成不能及者。善吹簫,自制曲,初則率意為長短句,然后協以音律云。其詠蟋蟀《齊天樂》一詞最勝。(楊慎《詞品》 卷四)
【詞例】
齊 天 樂
姜 夔
丙辰歲,與張功父會飲張達可之堂,聞屋壁間蟋蟀有聲,功父約予同賦,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辭甚美。予徘徊茉莉花間,仰見秋月,頓起幽思,尋亦得此。蟋蟀,中都呼為促織,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萬錢致一枚,鏤象齒為樓觀以貯之。
庾郎先自吟 《愁賦》,凄凄更聞私語。露濕銅鋪,苔侵石井,都是曾聽伊處。哀音似訴,正思婦無眠,起尋機杼。曲曲屏山,夜涼獨自甚情緒。西窗又吹暗雨。為誰頻斷續,相和砧杵。候館迎秋,離宮吊月,別有傷心無數?!夺佟吩娐c,笑籬落呼燈,世間兒女。寫入琴絲,一聲聲更苦。
【解析】詞之詠物,要工于體物,切于狀物,要窮物之情,盡物之態,對事物的特征與形象作傳神的刻畫; 而對所寫事物,要能“不粘不脫,不即不離” (王士禎 《帶經堂詩話》),既能入乎其內,也能出乎其外,在對事物描形繪神的基礎上,表現詞人由此而感發的對生活獨到的感受和認識,從而使讀者透過作者的心靈奧區和遙深寄托,領略到意在言外而脈脈相通的美感。這樣的詠物詞,方為 “精妙”之作。世稱南宋詞人姜夔作品精妙,是指他能運用精煉而生動的語言,巧妙的比興手法,寄情于物,詠物言志。他的 《齊天樂》 詞就是一首以吟寫蟋蟀而著名的精妙之作。
據此詞序文介紹,作者曾與友人張镃會飲,相約以蟋蟀為題作詞,張先成 《滿庭芳·促織兒》 一闋,“辭甚美”;作者亦 “頓起幽思,”遂成 《齊天樂》 詞。兩詞對照,益見姜詞之 “精妙”。張詞起首五句,“月洗高梧,露溥幽草,寶釵樓外秋深。土花沿翠,螢火墜墻陰”,通過月色下的梧桐、濕露、野草、苔蘚、飛螢等物,寫 “寶釵樓外”幽美的深秋月夜,靜謐的環境氣氛,十分細膩逼真。接著寫詞人凝神 “靜聽”蟋蟀鳴叫聲。詞人用“寒聲斷續”,“凄咽悲沉”,來描寫蟋蟀聲音的特點,同時也是寫自己的主觀的印象與感受,流露出詞人傷時的感喟?!盃幥髠H,殷勤勸織,促曉機心”三句,是詞人因聞蟋蟀夜鳴而引起的聯想。下片 “兒時曾記得,呼燈灌穴,斂步隨音。任滿身花影,猶自追尋。攜向華堂戲斗,亭臺小,籠巧妝金”,詞人以精細筆致追憶兒時 “捉”、“斗”蟋蟀的情景,寫得栩栩如生,情態畢現?!叭螡M身花影”二句,尤為工細。賀裳評曰:“形容處,心細入絲發?!?《皺水軒詞筌》)兒時的樂趣,中年的追思,妥貼自然地融匯在一起,周密稱之曰:“詠物之神者”(《歷代詩余·詞話》 引)?!敖裥菡f,從渠床下,涼夜伴孤吟,”結尾三句寫詞人今昔相較的心情。兒時無憂無慮的樂趣,反襯今時空虛寂寞的凄苦,愈顯詞人感慨之深。張镃 《滿庭芳》 詞詠蟋蟀基于物,重點在刻畫蟋蟀及捕蟋蟀、斗蟋蟀的形象;此詞以精細的 “畫工”之筆,曲盡形容之妙,是篇 “詠促織兒,清雋幽美”(鄭文焯校《白石道人歌曲》)之作。
姜夔 《齊天樂》 詞詠蟋蟀基于人,詞中以蟋蟀鳴聲為線索,將詞人、思婦、客子、幽囚之君、頑童等,巧妙地綰合在一起,展示了較為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抒發了詞人家國之愁思。起句的庾郎指北周詩人庾信,庾生活亂離之后期,作品多寫家國之恨。以庾郎吟《愁賦》 起筆,定下了全詞的深沉悲苦基調?!捌嗥唷本湟浴八秸Z”比擬蟋蟀凄切的鳴叫聲,與詞人滿懷愁緒相融合; 而 “更聞”與 “先自”相呼應,深化了詞的意蘊?!奥稘胥~鋪”三句寫蟋蟀出沒之處,拓開更大的空間,藉以展示更廣泛的人事活動?!鞍б羲圃V”五句,寫蟋蟀如泣似訴的哀鳴聲,使不眠思婦聞聲起織,畫屏上曲曲折折的悠遠山水,勾起她無限的思念,加深了她的離愁別緒,產生了一種難以言傳的輾轉反側之情。過片“西窗又吹暗雨,”張炎稱有此句則“曲之意脈不斷矣“(《詞源》 卷下)。上片寫思婦涼夜聞聲燈下織制寒衣,而窗外昏暗中飄灑著小雨,從明亮的室內望去,故稱 “暗雨”。夜雨孤燈不時傳來陣陣哀鳴之聲,倍增凄寂之感。“為誰”二句,寫在 “涼夜”“暗雨” 中,西窗之外、溪流之邊傳來時隱時顯的搗衣聲和蟋蟀哀鳴聲相應和,詞人擴大了蟋蟀愁鳴的天地?!昂蝠^”三句,詞人將蟋蟀鳴聲的空間和人事活動推衍得更遠更廣。候館,即客館; 離宮,帝王臨時居住的地方。各種類型的流離飄泊者,每聞蟋蟀哀鳴,悲秋對月,去國懷鄉的愁緒紛沓而至,其內心的痛楚,并非一般離愁別恨可與倫比,可謂 “別有傷心無數?!?“豳詩漫與”句,豳詩,即 《詩經·豳風·七月》,曾對蟋蟀作過有趣的描寫:“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甭c,即景抒情,率然成章。詞人受蟋蟀鳴聲的感染而率然賦詞?!靶h落呼燈,世間兒女”,通篇寫怨情,突然插寫兒女呼燈捕捉蟋蟀的樂趣,聲情驟變,這種以樂寫苦,使原本無限幽怨凄楚的情思“寫入琴絲”,變得 “一聲聲更苦”。陳廷焯云:“以無知兒女之樂,反襯有心人之苦,最為入妙”(《白雨齋詞話》 卷二),此說甚確。姜詞以寫蟋蟀的哀鳴及各種類型人物夜聞蟋蟀鳴聲而引起的感受,來抒發無限的哀愁,并將蟋蟀的哀鳴聲、詩人的吟誦聲、思婦的織機聲、秋夜的風雨聲、搗衣的砧杵聲、流離飄泊者的悲嘆聲、兒女們的歡笑聲以及哀苦的琴弦聲等各種音響有機地交織在一起,渲染哀愁的氛圍。許昂霄評曰: 姜詞 “將蟋蟀與聽蟋蟀者層層夾寫,如環無端,真化工之筆也。”(《詞綜偶評》)
上一篇:詠物類·返虛入渾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詠物類·憐花憐己,語帶雙關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