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類·層累曲折之章法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jù)】此詞非詠落花,乃花落后之“追惜”,命意全在此處,與將落時、方落時之說法絕不相同,此審題之法所宜知者也。……自 “夜來”至此(“時叩窗隔”),層累曲折,仍拍轉到“悵”字,而又虛籠便住; 留下段地步,此章法也。(陳匪石《宋詞舉》卷下)
【詞例】
六 丑
薔薇謝后作
正單衣試酒,悵客里、光陰虛擲。愿春暫留,春歸如過翼。一去無跡。為問花何在?夜來風雨,葬楚宮傾國。釵鈿墮處遺香澤。亂點桃蹊,輕翻柳陌。多情為誰追惜?但蜂媒蝶使,時叩窗槅。東園岑寂。漸蒙籠暗碧。靜繞珍叢底,成嘆息。長條故惹行客。似牽衣待話,別情無極。殘英小,強簪巾幘。終不似一朵,釵頭顫裊,向人欹側。流飄處、莫趁潮汐。恐斷紅尚有相思字,何由見得?
【解析】無論作文寫詩填詞,都十分忌諱 “平直”二字。如果一篇作品,從頭至尾一意平鋪直敘,無有一點波瀾,那么作品就同枯井死水,了無活氣,讀者也便讀不起精神來,味同嚼臘。所以優(yōu)秀的作家在運筆時,非常注重如何把景、事、情描繪得盤盤旋旋斗斗折折,常常在風清日麗時卻風云陡起,正一馬平川地卻峭壁聳立,當煙籠霧罩處卻光景鮮明,使作品波瀾迭起,張弛有致,“橫看成嶺側成峰”。這就是前人所謂的 “曲筆”,或者說是 “曲折”的章法。陳匪石這里說的 “層累曲折”,也是 “曲折”,只不過是重重迭迭的曲折,就象人們所常說的那樣,是千回百折、九曲回環(huán)。這種安排布置的用筆技法,由于曲曲折折,故而使作品千姿百態(tài),生氣勃勃; 讓讀者眼花瞭亂,看不足,玩不夠,有美不勝收之快感。
周邦彥的 《六丑·薔薇謝后作》,雖然也是詠物抒懷之作,但由于作者用筆曲曲折折,“獨行芳徑,一步一態(tài),一態(tài)一變”(毛先舒語),將人惜花、花戀人、人花相戀、難解難分之情寫得綽約多姿,因而成為其詠物名篇。詞的開篇起句突兀,籠罩全篇,給人一種十分凄切、急迫的感覺,一 “悵”字,將詞人不欲明說的 “傷別”之情和感時之嘆包藏在內(nèi),為全詞涂抹了一層傷懷的底色。“愿春暫留”三句一波三折,一句一轉,是曲折宛轉的筆法: 不是愿春久留,而只是愿春暫留,此一轉; 春不僅不能暫留,而且去如飛鳥之疾,此二轉; 非但春去得疾,而且蕩焉泯焉,影跡全無,此三轉。這就是周濟所評說的 “十三字千回百折”。以上幾句寫傷別,寫傷春,一層一轉,一轉一深,委宛曲折。下面接以 “為問花何在”的提問,把上文蓄積強控的傷春惜春之情一下子暴發(fā)出來,繼而又不正面回答,而以 “夜來風雨”幾句再作一回旋跌宕,曲折言之。下面詞人說的意思是: 夜來風狂雨驟,詞人聽風聽雨,徹夜無眠,想必風雨已經(jīng)把美似南國絕代佳人的薔薇花吹完打盡了; 想那薔薇花瓣,如美人釵鈿一般,帶著不盡的余香和殘色,粘附在桃樹下的小徑上,雜亂紛呈,翻飛在柳蔭道旁,輕靈飄忽; 薔薇花片如此在風雨中周旋,不愿凋零,可是她終被風雨無情埋葬,可憐玉碎香消,誰人憐惜呢; 只有那飛來飛去的蜜蜂和蝴蝶,依依不舍,憐香惜玉,在忙亂一番后屢叩窗欞,算是為絕代佳人哭泣送葬了。這里幾層意思,層層轉折深入: 詞人徹夜聽風聽雨,心憂花殘,此為人惜花;花片翻飛不肯零落,此為花戀人; 蜂蝶時叩窗槅,此為人花相戀。詞人惜花傷春之情雖未直說,但從這令人意奪神駭、心折骨驚的場景描寫之中,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了。再聯(lián)系前面詞句,可知這里的傷春惜花之情,是從“悵”字流出,也就是說,照應了前面的“悵”。這種照應周密的妙處,在于詞人是以虛擬之筆為之,夜來風雨中的花殘香消之景,是詞人想象之辭,但這種想象又盡在情理之中,故而陳匪石讀到此處時,評價說“層累曲折,仍拍轉到 ‘悵’ 字,而又虛籠便住,留下段地步,此章法也。”
下闋寫花謝后,為題目正面。過片即寫晨起“東園”之境。“岑寂”、“暗碧”勾勒出其境凄冷,復用一“靜”寫出詞人心中之凄冷; 且“靜”而聞“嘆息”,靜中見動,“嘆息”而心情沉重,孳生下文。接下去又一曲折,寫“長條”“牽衣待話”,似有無限離情要說,再寫花戀人,與上面“亂點”、“輕翻”相關合,只不過前面是虛寫,這里是實寫;“殘英小、強簪巾幘”再一曲折,寫人惜花: 正心冷之際,卻見一朵殘花在枝頭,便“強簪”頭上。“強簪”當有深意寓焉: 殘花雖小,但有卻勝無; 插戴殘紅,卻勾起舊事,終不如那時玉人同在,鮮花美人相映成趣,是以有恨而“強簪”。下面詞意再伸展一層,由實境轉向意念,這又是層累曲折之法以寫人花相戀: 那片片殘紅啊,你須掙扎著別隨潮水流去,否則你若有相思字句,我可怎么知曉呢! 如是人花之間的依戀,如是離別之“別情無極”,該是多么動人心魄! 既與上文“悵”字相連綴,又因曲折而留給了讀者以豐富的想象空間,使惜春傷別、人生易老的“式微”,使人花相戀、難解難分的癡情,如同繞梁余音,三日不絕。
上一篇:結構類·層層脫換,筆筆往復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結構類·縱法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