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研究·詩瀋
詩經(jīng)學專著。二十卷。清范家相撰。范家相字蘅洲,會稽(今浙江紹興)人,乾隆進士,官至柳州府知府。此書之外,尚著有《三家詩拾遺》十卷。《詩瀋》乃其釋《詩》之作。首為“總論”三十篇,以下依次詮說,皆不載詩篇本文,只是列出篇目,對于舊說無須置辨者,篇目亦不列出。所論大旨斟酌于《詩序》和朱熹《集傳》之間,而斷以己意。如解《召南·采蘩》“被之僮僮”,《小雅·信南山》“南東其畝”“中田有廬”以及《楚茨》諸篇,考證詳悉,依據(jù)確鑿,為《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所稱許。“總論”第十五條謂三百五篇之韻,葉之而不諧者,有三方面的原因:“列國之方音不同一也;古人一字每兼數(shù)音,而字音傳訛已久,非可執(zhí)一以諧聲,二也;詩必歌而后出,每以馀音相諧,自歌詩之法不傳,而馀音莫辨,三也。”《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謂此說“足解顧炎武、毛奇齡二家之斗”。范氏之學,源出蕭山毛奇齡,持論較奇齡和平、通達,在康、乾時期的詩經(jīng)學者中,能卓然成一家之言。《詩瀋》收入《四庫全書》,又有清乾隆刊本、嘉慶中與《三家詩拾遺》合刊本、古趣亭刊本。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詩必盛唐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詩經(jīng)新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