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物類·語語超雋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此詞佳處,不在 “一枝斜”句。佳在前后段跳脫處,情景交融,語多雋永耳。前段梅不御 “鉛華”,如佳人安于寂寞院落也。人尚不自見,況風雨 “江頭”,誰知其清香乎。次闋言不獨花開冷淡,即 “結子欲黃”,尚多如塵之雨。蓋伊一生,唯供人之有情者見而生愁,今我亦瘦如 “東陽”,花知之乎。語語超雋,自是一篇拔俗文字。(黃蘇《蓼園詞選》)
【詞例】
驀 山 溪
梅
曹 組
洗妝真態,不假鉛華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黃昏小院,無處著清香,風細細,雪垂垂,何況江頭路。
月邊疏影,夢到銷魂處。結子欲黃時,又須著廉纖細雨。孤芳一世,供斷有情愁,消瘦卻,東陽也,試問花知否?
【解析】我國古代詠梅詩詞數量之多,在詠物篇什中大概是首屈一指的。南朝梁何遜就寫下了 《揚州早梅》詩; 唐代大詩人杜甫的 《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 被王世貞推為“古今詠梅第一” (《杜少陵集詳注》 引);張謂的 《早梅》,李商隱的《憶梅》和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都是詠梅上品; 北宋“梅妻鶴子”的林逋,更以詠梅而聞名; 南宋陸游寫了大量的詠梅詩,見于 《劍南詩稿》 的就有140多首,他的《卜算子·詠梅》 詞更是膾炙人口; 姜夔的 《疏影》、《暗香》 也為人們所傳誦。在詠梅好手輩出、佳作如林的情況下,曹組的 《驀山溪·梅》 能“超雋”、“拔俗”,是很不容易的。
詞一開頭就徑直把梅花寫成芳澤無加、鉛華弗御、天生麗質的美女,用擬人手法來形容梅花的樸素、雅潔。接著,作者寫道: 這“竹外一枝斜”的梅花,令人想起天寒日暮,獨倚修竹的佳人,巧用“想”字,再次把梅花比擬成美女,寫出她清高的品格和寂寞的處境。沈際飛曾指出這里暗用蘇東坡“竹外一枝斜更好”的詩句(《蓼園詞評》 引),其實這里還化用了杜甫“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詩句?!按嗽~佳處” 當然不只在“一枝斜”句,但連接化用前人成句而恰到好處,渾然無跡,畢竟還是“佳”的。上片的第二層次,由比擬轉為直言,用遞進語句來點明梅花的孤獨、愁苦: 身在院落尚且無人贊賞,何況風中雪里、江頭路邊,更有誰知其清香! 風雪江頭,梅花一枝獨放的景象中,顯然飽含著作者的感慨和情思。陸游詠梅詞“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意境與此相似。
詞的下片由上片的“黃昏”寫到夜晚。朦朧月色下,梅花也只能形影相吊。更深夜闌之際,梅花漸入夢境,在現實生活中悲情難訴的梅花,想在夢里找到一點慰藉,寄希望于將來,結果“夢到銷魂處”:不獨今日花開冷落,“結子欲黃”時,還要受 “廉纖細雨”的折磨 (廉纖,細雨貌)。不幸遭遇如此,怎能不黯然銷魂! 下片第二層次由梅花寫到自己。“孤芳一世”,是對梅花一生的總結,“供斷有情愁”,是說與梅花一樣孤獨愁苦的人才和梅花同病相憐,把梅花引為知己。據 《梁書·沈約傳》載,沈約給徐勉的信中說自己“百日數旬,革帶常應移孔?!逼б瓶字秆荨S稚蚣s曾為南朝宋的東陽太守。詞的末尾是說自己消瘦如沈約,憂愁苦惱唯有梅花知之。
沈際飛在 《草堂詩余正集》 中評曹組此詞“微思遠致,愧粘題裝飾者,結句自清俊脫塵?!鄙螂H飛的評語對我們理解曹組這首詠梅詞的“超雋”“拔俗”很有幫助。首先,作者賦物言情,借詠梅寄寓了自己的微思遠致。詞里 “竹外一枝斜”、風雪“江頭路”、“月邊疏影”是實寫,同時多處用擬人手法,寫梅花的不御鉛華,獨倚修竹,夢里銷魂,孤芳一世,其既寫梅花又寫人的構思立意是顯而易見的。詞的結尾尤為耐人尋味。沈約歷仕宋齊二代,又助梁武帝登位,官至尚書令,后為蕭衍所忌,憂郁而死。曹組雖早年“六舉未第”,但后來賜同進士出身,任睿思殿待制,是宋徽宗趙佶的近幸之臣,詠梅詞中自比沈約,其有伴君如虎之憂歟?抑或有欲潔身自好而不可得之苦衷歟?具體所指尚難確定(也不一定要坐實),含義深遠、寄意題外則是肯定的?!霸娧灾尽?,“詩緣情”。詠物詩詞若“粘題”,即粘著物上,就物寫物,意義就不大,要托物言志,賦物抒情,才有價值。杜甫的 《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就重在抒寫與故人的情誼和自己憂國傷時的愁懷。李商隱的《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借“亭亭艷”、“裛裛香”而處非其地、生不逢時的梅花,寄寓自己有志難伸、懷才不遇的身世之感,寫得不脫不粘,不即不離,物我合一,天衣無縫。曹組并非 “孤芳一世”,與梅花遭遇不盡吻合,結尾寫沈約事,也與梅花無關,略嫌離題,但總體上切題而不 “粘題”,仍屬上品之作。其次,曹組這首詠梅詞情景交融,意味深長,語言卻是質樸、平易的,象 “黃昏小院,無處著清香,風細細,雪垂垂,何況江頭路”和 “結子欲黃時,又須著廉纖細雨”等,都明白如話,與當時眾多附庸風雅、浮辭 “裝飾”的詠梅詩詞相比,自然 “超雋”、“拔俗”。“洗妝真態,不假鉛華御”,可以說是曹組本詞的 “夫子自道”。
王灼 《碧雞漫志》 說曹組 “每出長短句,膾炙人口”,證之本詞,諒非虛譽。
上一篇:抒情類·用縱筆虛筆寫感慨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抒情類·用筆空靈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