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裒少有簡貴之風(fēng),與京兆杜乂俱有盛名,冠于中興。譙國桓彝見而目之曰:“季野有皮里陽秋。”言其外無臧否,而內(nèi)有所褒貶也。謝安亦雅重之,恒云:“裒雖不言,而四時之氣亦備矣。” ○《晉書·褚裒傳》 事亦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賞譽”。
[述要] 褚裒(字季野)年輕時就有簡潔高貴的風(fēng)度,與京兆人杜乂都有盛名,名蓋東晉建國時代。譙國人桓彝見到他后品評說:“季野有皮里陽秋。”就是說他口里不講人優(yōu)劣,心里卻自有褒貶。謝安亦很敬重他,常常說:“褚裒雖不講話,而春秋冬夏的氣象都有。”意即他心中有著豐富的內(nèi)蘊。
[事主檔案] 桓彝(276—328) 晉譙國龍亢(今安徽懷遠(yuǎn)西北龍亢集)人。字茂倫。桓溫父。起家州主簿,累官尚書吏部郎。帝將攻王敦,拜散騎常侍,引參密謀,及敦平,以功封萬寧縣男,補宣城內(nèi)史。咸和二年(327),起義兵與蘇峻戰(zhàn)于蕪湖(今屬安徽),破之。及京城失守,遂進(jìn)屯涇縣(今屬安徽),與峻將屢戰(zhàn)不利,固守宣城(今安徽宣州)經(jīng)年,城陷被害。
上一篇:《皇子詠新月 朱元璋 朱標(biāo) 朱允炆》
下一篇:《盜墓得筆法 鐘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