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類·纏綿幽秀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孫花翁惟信字季蕃,在江湖頗有標致。多見前輩,多聞舊事,善雅淡。長短句尤工,有花翁詞一卷。夜合花閨情云:“風葉敲窗,露蛩吟甃,謝娘庭院秋霄。”又云:“斷魂留夢,……。”詞之情味纏綿,筆力幽秀,讀之令人涵泳不盡。(查禮《銅鼓書堂詞話》)
【詞例】
夜 合 花
孫惟信
風葉敲窗,露蛩吟甃,謝娘庭院秋霄。鳳屏半掩,釵花映燭紅搖。潤玉暖,膩云嬌。染芳情、香透鮫綃。斷魂留夢,煙迷楚驛,月冷藍橋。誰念買藥文簫。望仙城路杳, 鶯燕迢迢。羅衫暗摺,蘭痕粉跡都銷。流水遠, 亂花飄。苦相思、寬盡春腰。幾時重恁,玉驄過處,小袖輕招。
【解析】纏綿幽秀,即情意深厚,優美自然。
孫維信的這首 《夜合花》 內容寫的是閨情。首句從聽覺入筆,寫風吹樹葉發出的沙沙聲響,蟬在井旁鳴叫。“謝娘庭院秋霄”交待了人物、地點,謝娘,即謝秋娘,唐代李德裕的歌妓,在唐宋詞中常用來泛指思婦。風吹蟬鳴,使這個小庭院的秋夜顯得分外幽靜。院子的主人此刻正在室內。“鳳屏半掩,釵花映燭紅搖。潤玉暖,膩云嬌。”閨閣中,一個女子正在半掩的屏風后,她頭上的釵花在燭光中搖動,她長得如何,作者沒有正面描寫,只用“潤玉暖,膩云嬌”這樣的側面烘托寫出了她的美貌,說她有如玉的肌膚,如云的秀發。此處正顯出作者幽秀的筆力。她在燈下做什么?”染芳情、香透鮫綃”,此時她正落淚呢。是什么原因使她的感情如此纏綿,以至落淚呢?下句作了交待。“芳情”即思念之情,因思念至極而潸然淚下,眼淚浸濕了手帕。“斷魂留夢,煙迷楚驛,月冷藍橋。”這位女子也許在夢中見到了思念的人,醒來一看空空如也,令她斷魂。設想自己思念的人也許正在楚驛趕路,藍橋上過,可那里是 “煙迷”、“月冷”,他會怎樣呢?“煙迷”,“月冷”給詞境平添一層迷離色彩,幽冷青光。使表達的感情更顯纏綿,筆力也越發幽秀。
下片寫這位女子的心理活動。她想去尋找戀人,無奈路途遙遠,連鶯燕都覺得迢迢,如果她真的上路那會吃盡無數辛苦。想到這些,她只能“苦相思”,以至 “寬盡春腰”。什么時候自己才能向騎馬歸來的戀人揮動小袖輕輕招手呢?結尾意緒悠長,令人回味。
這首詞所表達的感情深厚,筆力深婉而秀麗。
郭祥伯、楊伯夔仿司空圖撰寫了 《詞品》,其中 “幽秀”一則是這樣的:“千巖巉巉,一壑深美。路轉峰回,忽見流水。幽鳥不鳴,白云時起。此去人間,不知幾里。時逢疏花,娟若處子,嫣然一笑,目成而已。”形象地說明了幽秀一類詞的特點。
宋代婉約詞家筆下,有許多這類風格幽秀的作品,如柳永的 《斗百花》: “煦色韶光明媚,輕靄低籠芳樹……。”此詞的內容是寫一個被拋棄的年輕女子的一腔悵怨。上片著力描繪了大好春光,面對美好景色她感到“春困厭厭”。下片點出困惱的心緒是由遠恨而生。寫得也極纏綿幽秀。晏殊的 《清平樂·紅牋小字》 也屬于這類作品。
幽秀,指一種優美而自然的特質。清王壽昌 《小清華園詩談》 謂:“何謂秀? 曰如郭景純之 ‘翡翠戲蘭苕,容色更相鮮。綠羅結高林,蒙蘢蓋一山。中有冥寂士,靜嘯撫清弦。放情凌霄外,嚼蕊挹飛泉。赤松臨上游,駕鴻乘紫煙。左挹浮丘袂,右拍洪崖肩。借問蜉蝣輩,寧知龜鶴年?”從王壽昌所舉郭璞詩例看,他所推崇的不是矯揉造作、徒具其表的華麗,而是蘊蓄著深情厚意的秀美。劉勰的 《文心雕龍·隱秀》 說:“或有晦塞為深,雖奧非隱。雕削取巧,雖美非秀矣。”凡屬風格幽秀的詩詞作品,都不以“雕削取巧”為長,而以優美而自然為勝。孫惟信的 《夜合花》 詞,之所以“讀之令人涵泳不盡”,蓋源于此。
上一篇:風格類·韻力高勝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風格類·纏綿凄婉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