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類·倩麗中著凄黯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倩麗中著凄黯。(邵淵耀 《環林評山中白云詞》 卷一)
【詞例】
憶 舊 游
張 炎
新朋故侶,詩酒遲留,吳山蒼蒼,渺渺兮余懷也。寄沈堯道諸公。
記開簾過酒,隔水懸燈,款語梅邊。未了清游興,又飄然獨去,何處山川。淡風暗收榆莢,吹下沈郎錢。嘆客里光陰,消磨艷冶,都在尊前。留連。殢人處,是鏡曲窺鶯,蘭阜圍泉。醉拂珊瑚樹,寫百年幽恨,分付吟箋。故鄉幾回飛夢,江雨夜涼船??v忘卻歸期,千山未必無杜鵑。
【解析】 “倩麗中著凄黯”是詞的藝術風格之一,其特征是以清麗優美的文辭、含蓄蘊藉的手法、委婉曲折地表達凄婉憂傷的思想情感。這確是詞作為美文學的基本特征。王國維在 《人間詞話刪稿》 中說:“詞之為體,要眇宜修。能言詩之所不能言,而不能盡言詩之所能言。詩之境闊,詞之言長?!币虼嗽~體適于 “道賢人君子幽約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張惠言 《詞選序》)。張炎處身于宋末元初的易代之際,作為南宋遺民,雖有滿腔忠憤而終無所為,故藉 “要眇宜修”的詞作委婉曲折以宣泄內心的積憤。故他的詞大多抒寫家國之痛,“清遠蘊藉,凄愴纏綿”(劉熙載 《藝概·詞曲概》),極盡悲涼掩抑,低徊往復之能事。其 《臺城路》 中的 “虛沙動月,嘆千里悲歌,唾壺敲缺”; 《西子妝》 中的 “楊花點點是春心,替風前萬花吹淚” 等便都是 “倩麗中著凄黯”的詞句。而這首 《憶舊游》 尤為典型,試分析之。
張炎與沈堯道等人北游大都南歸后,便長久地在東南一帶飄泊。此詞即詞人飄泊東南、醉飲吳山之作,以此 “寄沈堯道諸公”,抒發傷離念遠之情。在清麗婉曲中透露哀怨凄涼之慨。詞起筆即追述 “詩酒遲留”的場面?!坝洝弊种必炓韵氯?,寫飲酒、觀燈、賞梅三事,這是一種多么怡情蕩意的環境氣氛。而 “未了清游興,又飄然獨去,何處山川”三句,詞情陡然轉折,遂覺凄暗悲涼,物情人意,全部都黯然無色。“未了清游興”謂游興未盡,它承接 “款語梅邊”,用潛氣內轉之法,暗示詞由前一游樂之境轉入另外一片天地。“又飄然獨去,何處山川”,寫出飄泊浪游的凄涼景象,天涯浪跡與國破家亡之痛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強化了詞人內心深處的寂寞凄涼之情,這正是此詞所要表現的情感內容。“淡風”五句則承 “何處山川”感嘆年華虛度。“淡風暗收榆莢,吹下沈郎錢”的描寫令人想起姜夔 《琵琶仙》 中 “奈愁里,匆匆換時節,都把一襟芳思、與空階榆莢”的情事,從而點明時當暮春季節,觸景傷懷,興起 “美人遲暮”之感。“嘆客里光陰”三句化用周邦彥 “正單衣試酒,悵客里、光陰虛擲”( 《六丑》)的詞意,直抒胸臆,嘆老嗟衰。詞人北游歸來之際,年已四十有四,以后又一直過著浪游的生活,一個 “嘆”字蘊含了人生多少辛酸。“艷冶”,“尊前”備極吞吐之妙。
過片 “留連。殢人處, 是鏡曲窺鶯、 蘭阜圍泉”,用 “留連”過渡, 搖曳生姿, 以疏濟密,不斷曲意。言久滯他鄉,所戀者為清幽的林泉,此行文為欲擒故縱之法。“醉拂”三句才轉入正意‘“珊瑚樹”暗用石崇、王愷斗富事,喻南宋王朝互相傾軋而使山河淪于元蒙之手。“百年出恨,分咐吟箋”言只有用詞反映時代的悲哀,徒作無可奈何之嘆??v觀張炎的詞作 “往往蒼涼激楚,即景抒情,備寫其身世盛衰之感,非徒以剪紅刻翠為工”(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緊接著詞人以空靈之筆寫思鄉之情?!肮枢l幾回飛夢,江雨夜涼船”,寫得極有神致,“幾回”寫出了鄉思之情的執著與纏綿。在江雨中飄蕩著的一葉小舟,正是詞人凄寒迷惘心境的具現,所謂 “吳山蒼蒼,渺渺兮余懷也”。這些貌似閑情的輕快之筆,卻表達出極沉痛之情。歇拍 “縱忘卻歸期,千山未必無杜鵑”,詞情又作轉折,言縱使留連山水忘卻歸期,但山山有杜鵑勸歸的悲鳴,以側面烘托的手法寫思鄉之切。其《臺城路》 則以 “只恐空山,近來無杜字”作結,表達與此正相反,可見詞人筆隨意轉,變化無窮。詞在悲涼的杜鵑聲中作結,情景交融,令人悵然欲絕。
張炎抒寫亡國之痛的作品多表現為“倩麗中著凄黯”的藝術風格。南唐的馮延巳則“和淚拭嚴妝”,以濃艷之筆寫凄郁之情。諸如 《采桑子》 中的:“小堂渾靜無人到,滿院春風。惆悵墻東,一樹櫻桃帶雨紅”,及 《鵲踏枝》 中的“梅落繁枝千萬片,猶自多情,學雪隨風轉。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無限”,皆是以濃麗的色彩來表現凄郁情懷的詞例??梢娫~的風格多種多樣,無可軒輊,但凡情真、景真,所作必佳。
上一篇:風格類·骨秀神清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風格類·通首惋惻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