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思類·思致精妙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 楊誠齋嘗稱陸放翁之詩敷腴。尤梁溪復稱其詩俊逸。余觀放翁之詞,尤其敷腴俊逸者也。如 《水龍吟》 云:“韶光妍媚,海棠如醉,桃花欲暖。挑菜初閑,禁煙將近,一城絲管。”如 《夜游宮》 云:“璧月何妨夜夜滿,擁芳柔,恨今年,寒尚淺。”如 《臨江仙》 云:“鳩雨催成新綠,……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橋風。”皆思致精妙,超出近世樂府。(魏慶之 《魏慶之詞話》 引 《中興詞話》 語)
【詞例】
臨 江 仙
離 果州作
陸 游
鳩雨催成新綠,燕泥收盡殘紅。春光還與美人同: 論心空眷眷,分袂卻匆匆。只道真情易寫,那知怨句難工。水流云散各西東。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橋風。
【解析】陸游雖以詩著稱于世,然其詞作造詣亦頗高。毛晉 《放翁詞跋》: “楊用修云:‘放翁詞纖麗處似淮海,雄慨處似東坡。’予謂超爽處更似稼軒耳。”此謂陸游詞能兼眾家之長,風格多樣。驗之 《放翁詞》,我們認為毛晉的這一評論是正確的。
這首《臨江仙》 詞,為陸游四十八歲時的作品 這年年初,他離夔州(今四川奉節)通判任,途經果州 (今四川南充),去興元(今陜西漢中) 四川宣撫使王炎幕下任職。在果州時曾與友人相聚,離別時情感依依,作此詞以寫懷。
對于這首寫離情別意之作,魏慶之及 《中興詞話》 的作者黃升,給以“思致精妙”的評價。所謂“思致”,原義為思想意趣,此處似應作構思理解。說陸游這首 《臨江仙》和 《水龍吟》 等詞類似,在藝術構思方面有獨到之處,理由何在呢?
首先,詞人把對別情的抒發和春天這樣一個特定的時間聯系起來。雖然當年陸游離開果州時確是春季,但在詞作中如此安排,也涉及到構思問題。而在作環境刻畫時,詞人又精心地選擇了最富季節特點的景物來描寫。如上片首句中的“新綠”、次句中的“殘紅”,均以鮮明的色彩,顯示了春日的大好風光。而一“新”一“殘”,則又自然體現出時間的流逝,引發出一種感傷情緒。文字經濟,而藝術效果則又十分顯著。唐代詩人王維《田園樂》 中有“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的著名詩句,宋代詞人李清照 《如夢令》 中有“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著名詞句。陸游 《臨江仙》 中詞語的著色,與王維、李清照相比,可謂有異曲同工之妙。此外,如兩句中所寫到的鳩喚雨、燕銜泥,也都是非春莫屬的景物。詞人精心刻畫春景,是想告訴人們: 春光值得留戀、應該珍惜,而比起循時而至的春天來說,人們在短暫的相聚后,往往是再會難期的別離,所以友情應更讓人們難忘!
其次,可以從用典方面來看。宋人周紫芝說:“凡詩人作語,要令事在語中而人不知。余讀大史公 《天官書》: ‘天一、槍、棓、矛、盾動搖,角大,兵起。’杜少陵詩云:‘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蓋暗用遷語,而語中乃有用兵之意。詩至于此,可以為工也。”(《竹坡詩話》)沒有豐富的知識和精心的構思,是難以達到如此境界的。陸游這首《臨江仙》 詞中,只有一處用典,已給人惜事如金之感。而此典用在下片開頭兩句中,語言淺顯流暢,雖用事而渾化無跡,更顯示其構思之精妙工巧。韓愈在《荊潭唱和詩序》中說:“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聲要妙; 歡愉之辭難工,而窮苦之言易好也。”陸游活用此典實,翻進一層,謂原先以為“真情易寫”,如今才體會到“怨句難工”,實際情況與原來的認識之間有著很大的差異。以遞進手法,極言別情之深及其難以言語來表達。而且,這兩句抒情、議論融合無間,對于深化詞的主題,確實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最后,還可以從結構方面來看。全詞上片以寫景起,以抒情結; 下片以抒情起,以寫景結。循回往復,前后照應,已顯示出作者的匠心。全詞除“春光還與美人同”“水流云散各西東”兩個單句外,其余全為對偶句。而這些偶句,又均勻地分布在兩個單句前后,因而使詞篇不僅呈現出語言方面濃麗、疏淡相結合之美,而且也呈現出一種別出心裁的、獨特的結構之美。如此安排,謂為以詩為詞,固然可以; 稱作構思巧妙,亦屬相宜。
上一篇:構思類·構思奇致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構思類·避實擊虛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