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結類·起筆陡健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張炎)集中此調起手無不妙者,此尤陡健。(邵淵耀《環林評山中白云詞》 卷三)
【詞例】
甘 州
賦眾芳所在
張 炎
看涓涓、兩水自東西,中有百花莊。步交枝徑里,簾分晝影,窗聚春香。依約誰教鸚鵡,列屋帶垂楊。方喜閑居好,翻為詩忙。多少周情柳思,向一丘一壑,留戀年光。又何心逐鹿,蕉夢正錢塘。且休將、扇塵輕障,萬山深,不是舊河陽。無人識,牡丹開處,重見韓湘。
【解析】 《山中白云詞》 卷三收入此詞,詞后為 《慶清朝》 有詞序云:“韓亦顏歸隱兩水之濱,殆未遜王右丞茱萸沜。余從之游,盤花旋竹,敬懷吟眺,一任所適。太白去后三百年,無此樂也。” 《甘州》 所賦眾芳所在當是韓氏莊園,詞言“兩水自東西”即韓氏“歸隱兩水之濱”;結句言“重見韓湘”即用韓氏家事。元初陸輔之 《詞旨》 卷上云:“蘄王 (韓世忠) 孫韓鑄,字亦顏,雅有才思,嘗學詞于樂笑翁 (張炎)。一日,與周公謹父買舟西湖,泊荷花而飲酒。杯半,公謹父舉似亦顏學詞之意,翁指花云: ‘蓮子結成花自落。’”張炎與韓鑄交游并為之講授詞學,其賦韓氏園藉以稱贊韓氏隱逸之雅趣。
張炎用 《甘州》 調作的詞甚多,起句皆佳,如 “記玉關、踏雪事清游,寒氣脆貂裘”,“倚危樓,一笛翠屏空,萬里見天心”,“記天風、飛瓊紫霞邊,顧曲萬花深”,“記當年、 紫曲細分花, 簾影最深深”, “過千巖、 萬壑古蓬萊, 招隱竟忘還”, “見梅花、 斜倚竹籬邊,休道北枝寒”,“聽江湖、夜雨十年燈,孤影尚中洲”等。賦韓氏園之起筆,描述東西兩水圍繞之濱,有百花繁盛的眾芳所在。這猝然而起,卻極為自然,氣勢奔放,點明了詞題,詞意之表達確切穩健。作詞于起結之處至為重要,張炎說:“作慢詞看是甚題目,先擇曲名,然后命意,命意既了,思量頭如何起,尾如何結,方始選韻,然后述曲。”(《詞源》 卷下) 詞人贊賞韓氏莊園之清幽雅致。這里花木繁榮,枝葉覆蓋交通。小徑通幽之處,簾影掩晝,百花異香氤氳于閑窗。寂靜之中聽得女子教鸚鵡說話之聲,看見成排的屋前遍植垂楊。這以一二景物的描述著重表現了景物所造成的環境氛圍。上片的結句,詞意轉入稱贊莊園主人的閑情逸致。主人雖然閑居,卻忙于作詩,而作詩又正是閑情的表現。詞的下闋繼續稱贊主人。韓鑄青年時代也如張炎一樣的貴公子,也自然有詞人周邦彥之情懷和柳耆卿之艷思,但現在情隨事遷,轉而留戀丘壑園亭,閑度歲月,看透了權力紛爭與人世滄桑。古代游士認為,“取天下若逐野鹿; 得鹿,天下共分其肉”。后因稱國家分裂之時,競爭天下為逐鹿,所以唐初魏征 《述懷》云:“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傳說古代鄭國有樵夫,擊斃一駭鹿,以蕉葉覆藏,恐人發現;后來他忘記藏鹿之處,竟以為是一夢。這喻人之得失如夢。詞用這兩個事典,意在暗示宋元之際的歷史巨變,宋遺民以隱逸方式退出了政治斗爭。在韓氏莊園里桃李盛開,又使詞人聯想到晉人潘岳的故事。潘岳,字安仁,任河陽 (河南孟縣)令時,于縣中遍種桃李,傳為美談。他豐姿美儀,出外時甚為婦女所愛慕,以果擲之,盈車而歸。詞人嘆息: 這里雖遍種桃李,卻不是晉時的河陽,而主人也不必以扇障面,已無婦女為之擲果了。這暗寓舊日的艷冶生活早已過去。結句用了唐代韓湘的故事。韓湘是傳說的八仙之一。他是韓愈的侄兒,生性疏狂,不好讀書,于初冬季節令牡丹開花數色,每朵有一聯詩。韓愈甚為驚奇,花片上有“云橫秦嶺家何處,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不解其意,后來謫貶潮陽,途中風雪,與湘子相遇,乃悟花上之詩句。詞人以韓湘借指眾芳所在之主人韓鑄,現在他們在牡丹開時重見,也有似當年韓文公風雪藍關之境況了。
詞的起筆陡健,影響著全詞的情調與氣勢,所以宋人特別重視。如蘇軾《水調歌頭》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辛棄疾 《永遇樂》 的“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起筆都是很有氣勢的。清初朱彝尊的登臨懷古之作如《百字令·度居庸關》 的“崇墉積翠,望關門一線,似懸檐溜”; 《消息·度雁門關》的“千里重關,憑誰踏遍,雁銜蘆處?”這些起句都是陡健的。
上一篇:起結類·首尾呼應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起結類·起落開闔,自然成趣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