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類·虛實并提之開闔式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開闔式中,……一虛一實,前后并提者,謂之 “虛實并提格”。(參 “正副相足之開闔式”條)
【詞例】
清 平 樂
暫來還去,輕似風頭絮。縱得相逢留不住,何況相逢無處。去時約略黃昏,月華卻到朱門。別后幾番明月,素娥應是消魂。
【解析】虛與實,是中國古代哲學、美學和文藝理論中一對極為重要的范疇概念,它被廣泛地應用于各種文學藝術門類的創作與欣賞,其含義非常豐富。從最一般的意義上說,所謂虛蓋指藝術形象 (或意象、意境等) 的間接性; 所謂實蓋指其直接性。比如,從文藝作品的描繪對象看,情為虛,則景為實,時間為虛,則空間為實。從文藝作品的描繪手段看,略為虛,則詳為實; 抽象為虛,則具體為實; 寫意為虛,則記事為實。從文藝作品描繪的效果看,無象無形者為虛,則有象有形者為實,等等。虛與實往往不是被單一運用,而是互相交織彼此滲透的,如前實后虛,先虛后實,實中有虛,虛中有實,虛實相生,虛實互藏等,藝術的辯證法就是如此。特別是古代詩詞,由于它篇幅短小,而又要含蘊豐厚的情思意緒,作者在處理虛實關系時,往往將其各方面的因素錯綜疊用,造成開闔動宕之勢,以展示詩法詞章之美,增強作品的表現力。此以上舉小晏詞中 “縱得相逢留不住,何況相逢無處”略為說明。
這首詞的內容并不難明白,亦是懷戀情侶之作。上片說與意中人無處相逢,下片證明月以見意,縱不相逢,而相思未了。眾所周知,小晏雖為宰相之子,然性格孤直,為人深情,一生又陸沉下位。他在詞中往往回憶個人情事的昨夢前塵,抒發對蓮、鴻、蘋、云的眷戀之情,悲涼而凄婉,此詞即屬此類。“縱得相逢留不住”承上文而來。情人如夢影似風絮,“暫來還去”,縱然相逢亦難留;“何況相逢無處”與下片文意斷而仍續: 不能相逢,故托之明月。結合這兩句詞與全篇的關系,并從時間,有無等方面考察,“縱得相逢”為實,又說“留不住”,則由實轉虛。但從整句來看,它說的是“現在”,是意在“有”,故是實;“相逢無處”是虛,但這畢竟又是個事實。從時間上看,它說的是“過去”或者“將來”,其意在 “無”,故仍是虛。合而觀之,兩句雖實中有虛,虛中有實,而總體上卻構成一實一虛、先實后虛的格式。虛與實的每一次轉換也就是一個開闔,如 “縱得相逢”是開,則 “留不住”是闔;“相逢”是開,則 “無處”是闔。加之 “何況”與 “縱得”上下呼應而又追進一層,更使其增加了變幻超忽的美感。
在小晏之前,令詞已得到很大發展。小晏詞 “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馮煦 《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獨能在令詞陣營中異軍突起,藝術上臻于極詣,按照楊海明同志的說法,乃是因其既繼承了傳統令詞的特色,又特別吸取了詩歌以及當時廣泛興起的慢詞長調的某些技巧因素,而主要是詞勢章法上的峰回路轉、節節頓挫、步步深入,使小令從偏于表現靜態的美感到偏于表現動態的美感(《唐宋詞史》)。這種特色的形成,就非常得力于運用虛實開闔的修辭手法。
上一篇:結構類·排宕法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抒情類·對拈拈連式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