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孫枝蔚
字豹人,號溉堂。陜西三原人。少年時適逢李自成義軍攻潼關,嘗起兵對抗,兵敗逃往揚州。初業賈,旋即折節讀書。性好詩,間為詩而自曼聲以歌之,然不事生產,家益貧。清圣祖康熙十七年(1678),開博學鴻詞科,枝蔚與薦,求罷不允,促入試,不中式而出。以年老授內閣中書職銜。放歸益貧,游食為生。枝蔚處于易代之際,入清后又極貧困,如王澤弘為其詩文集所作《序》中言,“窮老無歸,以謀生不暇,日奔走于燕、趙、魯、魏、吳、越、楚、豫之郊,其所閱歷山川險阻、風土變異及交友世情向背厚薄之故,皆一一發之于詩,以鳴不平而舒怫郁”。其詩還涉及了作者所經歷的重大歷史事件,如:《憶昔》、《與客二十馀人夜發三原赴張果崖》等反映明末關中久戰不息、城鄉蕭條;《村居雜感》、《甲申述懷》、《甲申春日記事》等反映作者在李自成政權統治下的感受。至于眷戀故國、悼念抗清犧牲志士、揭露清軍在南方屠戮的作品更多。詩中最感人的乃是描寫個人遭遇,抒發不平之鳴、抑郁之情的作品,如《客句容五歌》、《秋懷詩十一首次韓韻》等。枝蔚學陶,長于五古,風格質樸老健,平易暢達,而令讀者感到蘊蓄無窮,也有些雄豪之作。其近體詩較為一般,有些過于平直,短于詩味。有《溉堂前集》九卷、《續集》六卷、《后集》六卷、《文集》五卷、《詩馀》二卷。《清史稿》卷四八四、《清史列傳》卷七○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字為眼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孟浩然詩集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