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蔡松年
鷓鴣天·賞荷
秀樾橫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靜年芳。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盤高走夜光。山黛遠,月波長,暮云秋影蘸瀟湘。醉魂應逐凌波夢,分付西風此夜涼。
伯堅由宋入金,屈事新朝。雖官高位尊,然心懷愧懼,亟思隱退。所以,他特別欣賞清幽芳潔的菊花、荷花、桂花,推崇超然曠達的東晉名士。這首詞詠寫秋月下的荷花,流露出淡然避世的思想。
首二句由遠及近,描寫了荷塘的環境與景色。“樾”,指荷塘旁成蔭的佳樹。杜甫《曲江對雨》云:“城頭春云覆苑墻,江亭晚色靜年芳”。次句從此化出。秋日月夜,橫塘花秀,佳木成蔭,十里飄香,清幽靜謐。荷花盛開的季節是夏日,然詞人偏喜愛沐浴在銀光中的秋荷。這是特定環境中特定心理的表現。花木掩映、寂寞清幽的橫塘正是隱遁避世的最佳環境,難怪詞人青眼獨睞。次二句描摹秋荷形象。“胭脂雪”,謂荷花紅白相雜之色。“沉水”即“沉香”。秋日荷花已近枯敗,故以“瘦”摹寫其態。“翡翠盤”喻荷葉,“夜光”指荷葉上如明珠般的水珠。紅白相間的荷花,清瘦蕭閑,周圍散發出沁人的幽香;碧綠晶瑩的荷葉,高高聳立,上面滾動著玻璃般的水珠。花葉相襯,掩映多姿。秋荷在詞人筆下別有一番風味,作者對她傾注了全部的愛悅之情。
換頭宕開一筆,從更開闊的空間著眼:遠處群山,青黑蜿蜒;長長水波,灑滿銀光;暮云秋影,倒蘸波間,是那么的空濛清冷。王觀《卜算子》曰:“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水目山眉,情韻四生。古人詠花,喜將花比作美人。這首詞不作直接比擬,不粘著于荷花,巧妙地遣詞組句,似喻非喻,使人對荷花以及周圍環境,產生無限的美好聯想。終老其間,無疑是人生一大快事。末二句觸景生情、直接點明上文隱藏在景物背后的情感。荷花有凌波仙子的美稱。“分付”,猶言打發、消遣。面對如此美景,詞人再也無法按捺內心的情感。他渴望清風涼夜,花前月下,逍遙醉吟,打發時光,拋開塵世間一切的煩擾,去過自由自在的生活。這永遠是陷身仕途的詞人的一個夢想。唯其不能實現,才顯得格外美麗動人。
上一篇:(金)劉著《鷓鴣天·雪照山城玉指寒》原文賞析
下一篇:(宋)無名氏《鷓鴣天·春閨》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