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蓮仙史
清代白話長篇神怪小說。四卷二十四回。自序署“臺南青陽道人潘昶明廣”。作者潘昶,字明廣,號臺南青陽道人,生平不詳。成書于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上海翼化堂藏板本,藏上海圖書館。1989年春風文藝出版社《全真七子全書》排印本,1989年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國近代小說大系”、199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十大古典神怪小說》叢書”、1997年春風文藝出版社“中國古代珍稀本小說續”排印上海翼化堂藏板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上海翼化堂藏板本。
王重陽夫婦受鐘離權、呂洞賓度化而得道,王重陽經受了酒、色、財、氣的種種考驗,將夫人改名和玉蟾。結庵苦修三年,王重陽練成胎息大法,斷絕煙火,居于地穴十二年。出穴時,妻子道果已成。原來她本是瑤池守花青鳥精衛下凡,夙因不昧,所以能位證金仙,無復羽毛之累。而王重陽則是通程真人王升降世,不昧前因,所以能得道成真,廣度眾人。
王重陽先度馬鈺,每天與他談玄論道,還十次分梨與馬鈺同食。每次分梨,都以一首詩點化,但馬鈺遲遲不見覺悟。譚長真患風痹之癥,求醫無效,服藥無靈。他聽說馬鈺家中來了一位神仙,不食煙火,便登門求治。王重陽見他夙緣有種,根器不凡,就從葫蘆內取出丹丸三顆,讓他服下,即刻治愈。譚長真大喜過望,即拜王重陽為師學道。
馬鈺之妻孫不二,起初對王重陽持懷疑態度,后目睹王重陽的神通變化,心中覺悟。但王重陽見她容貌冶艷,擔心她道心不固,坑害道友,所以不肯收她為徒。孫不二便用沸油毀容,終于得到王重陽的同意,收為門下弟子。
王重陽創立全真教,在大徒弟馬鈺資助下,選擇一個清靜之處,造了全真庵,眾師徒一起入內修道。邱處機慕名而來拜師,王重陽執意不收,馬鈺同情邱的遭遇,代師收徒。此后重陽每每對他嚴厲呵責,動輒得咎,以苦其心志。接著郝太古棄官而來學道,王重陽要他常持三皈,謹守五戒,然后方可論道。
江淮、山東大旱,災民來請王重陽祈雨,果然應驗,由此他聞名遐邇,投師者越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上海翼化堂藏板本《金蓮仙史》扉頁書影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上海翼化堂藏板本《金蓮仙史》正文書影
來越多。王重陽怕從此不得安寧,便想去終南山一游,在長安遇到妻子和玉蟾,兩人同上終南山。鐘離權要他“度齊七朵金蓮,方可應詔上升”。王重陽即回全真庵,又先后收劉長生、王玉陽兩人為徒,已足七朵金蓮之數,便對弟子們說道:“我的門人共有一千多,可以成道者只有邱、劉、譚、馬、郝、王、孫七個人而已。邱處機將來必成大器,所以我盡意鍛煉他。”他立下遺言后,即奄然返真。
王重陽升天后,弟子們遵囑將其遺體抬進龕中,送至陜西老家,即分手各奔東西。于是全真七子各立門派,廣度眾生。
邱處機自號長春子,在磻溪修行煉道,終得仙人指點,在隴州龍門洞得道。其間歷經磨難,大死七次,小死不知其數。
馬鈺、孫不二煉就金丹大道,漸漸通靈變化,功圓行滿,雙雙歸真。
譚長真四處游玩,在瀘州發現將有水災到來,即通知當地百姓回避,使他們免于遭難。此后,他遍積功勛。
劉長生云游終南山,遇到呂洞賓,復授道要,后至武當山靜煉丹成,脫胎神化,被人們奉為神仙。
郝太古在廬山遇異人談道,指授《易》理,卜筮益精。后至揚州指引愚迷,聲名遠播。收云姑為徒,護法三年,金丹成就,脫胎神化,逆知未來。
王玉陽為孫不二護法一年,當她金丹道成后,即傳授其煉丹養胎、調神出胎等真訣。此后,他在崳地勤修,亦得道成真。
邱處機告別弟子,過蔥嶺積雪,西渡流沙河,遨游諸國,度化眾生。天竺國王見邱真人常有云霞盤結頂上,如同寶蓋,故稱之為“寶蓋佛”,又稱“震旦活佛”。
邱處機又游月氏、回回、罽賓等國,指引迷徒,隨處化度。返至雪山,至靈鷲寺掛單。后返回中原,繼續傳道。宋帝派劉忠來請邱處機去京,同商安民定國之策,邱處機托病不去。不幾天,金使來聘,邱處機亦高臥不起。
成吉思汗派使召邱處機北上問道,他將日常事務安排了一下,即上了旅途。成吉思汗在行宮召見邱處機,問是否有長生之藥。邱處機回答:“臣無長生之藥,只有衛生之道。”成吉思汗問了許多問題,邱處機一一作答,并勸成吉思汗要修德保身,宜少出獵。
邱處機辭別,成吉思汗賜禮極豐,并派員護送。成吉思汗去世后,蒙古統治者仍對邱處機崇敬有加。邱處機了道登真,與已登仙的眾道友朝拜玉帝,受封真人。
上一篇:《醒風流奇傳》介紹|賞析
下一篇:《金鐘傳》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