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樓夢
清光緒木活字本《青樓夢》扉頁書影
清光緒木活字本《青樓夢》正文書影
清代白話長篇狹邪小說。又名《綺紅小史》。六十四回。題“釐峰慕真山人著,梁谿瀟湘館侍者評”。作者俞達(?—1884),又名宗駿,字吟香,號慕真山人,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成書于清光緒四年(1878)。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緒十四年(1888)文魁堂刊本;清光緒木活字本,藏鄭州大學圖書館;清光緒上海“申報館叢書”仿聚珍版印本,藏上海辭書出版社;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上海書局石印本;1928年上海受古書店石印本,藏鄭州大學圖書館。1988年岳麓書社排印本,1990年北京大學出版社“《紅樓夢》資料叢書·仿作”排印上海申報館仿聚珍版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清光緒木活字本。
蘇州府長洲縣有一位人士,姓金,字挹香,又字企真。生性有高士之風,貌似蓮花,才思敏捷,志欲求佳偶。一日,好友仲英、拜林來訪,三人由紅綃故事始,談論青樓女子的品行,決定去拜訪干將坊中色藝雙全的章幼卿。幼卿與三位公子飲酒論詩,頗為融洽。次日,挹香興猶未盡,又來到幾處青樓,拜訪名姬。其中一名麗仙者,實在可人,挹香與她綢繆問答,既醉,擁入羅幃,真如墜仙窟。
挹香回到家中,身子困倦,沉沉睡去。夢中游覽仙境,遇見各朝美人。又于“薄命司”中見到黛玉,恰好拜林亦夢游至此。黛玉深感二人多情若此。他們見到玉諭,上面暗示了二人的婚姻。挹香醒來正與拜林談論夢境,接到仲英書信,約好共訪才妓謝慧瓊。酒宴上,四人聯詩說令,十分快活。慧瓊與仲英共度良宵。次日,謝慧瓊帶仲英、挹香、拜林同來朱月素處,與眾妓談笑飲酒行令。挹香對月素倍加傾慕,另尋一日,獨自來至月素家中歡會。在月素的引見下,眾妓同挹香上船游虎丘。美女如仙,環繞挹香,不啻瑤池一會。仲英、拜林應挹香之邀亦來到船上,眾妓以紅樓十二釵作比,將月素推為黛玉,其他各位亦有所比,挹香自是寶玉一流人物。眾人聯句作詩、彈詞唱曲,仿佛當年大觀園之歡會一般。
挹香又遇舊家淑媛出身的青樓女子鈕愛卿,此女雖墮落煙花,卻守身如玉,賣文過活。愛卿胸中頗有經緯,不同他人,為人又極忠厚。雖與挹香情深,卻并不限制他與諸妓來往。挹香與愛卿訂了婚姻之盟。從此,挹香發奮讀書,一心期待科場得意以迎愛卿。愛卿亦蓄金自贖,以報挹香之情。婚后,挹香內擁嬌妻,外守眾美,把個挹翠園直變成了美人國。每天花團錦簇,恍登百美圖中。
其年正逢大比,愛卿為挹香收拾就試行李,前往南京鄉試。 三場過后,挹香歸家。 不久,捷報傳來,挹香中了第十二名經魁,拜林點了解元。 頃刻間門庭大振,鄰里皆欽。 挹香正春風得意之時,忽染重疾。 眾美人衣不解帶,晝夜服侍。 然而,挹香還是一命嗚呼。 挹香父母及諸妻妾放聲大哭,開始為他料理后事。 挹香魂歸冥界后,方知自己是被誤勾至此,陽壽尚未盡。 在鬼吏的陪伴下,挹香游歷了冥間。正當眾親友痛哭不已、淚灑祭文之時,挹香突然開口講話。 愛卿等方知他已還陽,悲喜交加。 經歷了生死之驚后,挹香與眾人更加珍惜相聚的時光,歡歌笑語終日不絕。
在倚紅偎翠的氛圍中,日子不知不覺就過去了許多。很快,秋蘭為挹香產下一女。秋蘭當初蒙挹香搭救,后為挹香妾。慧瓊早和仲英有舊,在挹香的作成下也得以同入洞房,有了歸宿。挹香的小妾小素產了一位公子,琴音也有了身孕。
挹香母親生病,氣息懨懨。挹香禱告蒼天,為母親割股做藥。金氏喝了以兒子血肉和的藥后,身體日漸康復起來。故事傳到外面,大家都知道挹香孝行。挹香為官,辦案成功,邑中都稱他再世龍圖,少年賢宰。不數日,上司已知,十分敬他,立刻升他為杭州知府。動身上任這天,父老鄉親環階叩頭,很是不舍。
挹香三子一女俱已長成,于是請了一位飽學之士住在衙門訓讀。子女們都有父風,聰敏機智,挹香看了倒也心慰。自上次病后金氏夫婦一直很健康。一日有和尚登門,指點金氏老夫婦白日升天。挹香不舍,最后擺酒為父母送行。挹香返鄉為父母修墳。心中惦記舊日相好的眾名姬,遂一一問過。哪知時光流逝,眾美人也都非復當日之姿了。十幾人中如今只有四人了,或從良,或適人,風流云散。挹香得知,不勝傷感。回憶前情,猶是恍然在目。挹香看破紅塵,和道士清談悟世,心如槁木,斗志齊灰,有時舉杯感觸,有時感詠興悲。雖有愛卿頻頻勸慰,也揮不去心頭愁云。
挹香終日思想修仙,終于拋卻妻妾兒女,更換了道服,向武林進發了。愛卿諸人哭得死去活來。其后,兒子欽賜狀元,挹香返歸仙班,與黛玉諸釵相見,結束了一個青樓夢。
上一篇:《霞箋記》介紹|賞析
下一篇:《飛花詠》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