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奇?zhèn)?/p>
清代白話長篇神魔鬼怪小說。一名《白蛇精記雷峰塔》、《雷峰野史》,又名《雷峰塔全傳》、《義妖全傳》、《白娘子出世》、《白蛇全傳》。五卷十三回。題“玉花堂主人校訂”,其真實姓名及生平不詳。成書于清嘉慶年間。
現(xiàn)存主要版本有清嘉慶十一年(1806)寫刻本;清全福堂寫刻本;清經(jīng)國堂藏板本;清光緒十九年(1893)水竹居士石印本;上海廣益書局鉛印本。1985年臺灣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說叢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清嘉慶十一年(1806)寫刻本,1988年浙江古籍出版社《明清神話小說選》排印立盛堂刊本,1991年遼沈書社“中國神怪小說大系”《義妖白蛇全傳》、1997年春風(fēng)文藝出版社“中國古代珍稀本小說續(xù)”排印清嘉慶十一年(1806)寫刻本。
元朝杭州府錢塘縣書生許仙,字漢文,五歲時父母雙亡,得姐姐嬌容和姐夫李公甫撫養(yǎng)成人。漢文十六歲時,公甫送他去王員外藥行學(xué)醫(yī),深得員外喜愛。
四川青城山清風(fēng)洞中有一白蛇精,修行一千八百年,并無毒害一人,自名白珍娘。一日,白蛇駕云往杭州游玩,路遇北極大帝,謊稱去南海,并發(fā)誓如有謊言,必遭雷峰塔壓身。白蛇在杭州城東一座空花園內(nèi)遇到修行八百余年的青蛇,兩蛇斗法,青蛇不敵,作了白蛇的婢女。
許漢文清明掃墓,在西湖橋上與兩蛇化身的絕色女子相逢,彼此心中有意,以目送情。驀然風(fēng)雨驟至,各自分散,漢文坐船回去,恰逢二女子搭渡同船,漢文大喜,與兩位女子搭話,彼此介紹身世,小青聲稱小姐住在雙茶巷,先老爺做過邊關(guān)總制。上岸后,細雨霏霏,漢文將雨傘借給她們。白氏歸來,意欲嫁給漢文,苦無銀兩相贈,作法半夜盜來庫銀一千兩。漢文一夜思憶二女,寢不安席,次日一早就尋至雙茶巷。白氏設(shè)酒款待,席間白氏自薦,意欲奉侍衣裳,并贈送兩錠白銀以備媒禮之費。漢文喜不自勝,對天設(shè)誓。
公甫為錢塘縣役,值班看庫丟失庫銀一千兩,被責(zé)二十大板,奉命緝拿賊犯。公甫夫婦正在發(fā)愁,見漢文滿面春風(fēng)而來。漢文說出事情本末,并拿出白銀。公甫認出是庫銀,立即去縣堂報案,漢文被捉到公堂,打得鮮血淋漓,又有公甫對證,不得已說出銀子來歷。白氏算到庫銀案發(fā),留下庫銀,與小青暫避。
清嘉慶十一年(1806)寫刻本
《雷峰塔奇?zhèn)鳌沸驎?/p>
清嘉慶十一年(1806)寫刻本
《雷峰塔奇?zhèn)鳌氛臅?/p>
漢文被發(fā)配到蘇州胥江驛,靠王員外書信相助,在蘇州吳員外藥店安身。二女找到漢文,花言巧語,取得信任,白氏與漢文拜堂成親,恩愛無比。三人開一藥店,取名“保安堂”,白氏用計使藥店生意十分紅火。茅山道人發(fā)現(xiàn)漢文面帶妖氣,送他三道靈符,卻被白氏預(yù)先算知。白氏與道人斗法大勝,道人羞愧回山。
端午節(jié)白氏多飲了雄黃酒,倒在床上現(xiàn)出巨蟒本形,漢文一見大駭而死。白氏為救漢文,上瑤池偷取仙丹,打傷童子。瑤池圣母欲斬白氏,觀音菩薩趕來求情。白氏受觀音指點,去紫薇山南極宮求得仙草,終于救得許仙性命,又作法將白絞帕變作一條白蟒,斬斷置于庭中,瞞過許仙,夫妻重歸于好。
知府夫人難產(chǎn),眾醫(yī)束手無策,漢文用白氏的兩粒藥丸立即取得神效,引起眾醫(yī)忌恨,設(shè)計讓漢文供獻古玩寶器,妄圖以此驅(qū)逐漢文。白氏讓小青星夜去京城梁王府盜來四件寶器,賽寶驚退眾醫(yī)。梁王失寶,命人四處緝拿盜賊,漢文被捉拿歸案,白氏、小青再次隱身而去。知府念漢文救病之功,將他從輕發(fā)落,解到鎮(zhèn)江府。靠吳員外的舉薦,漢文住在徐員外家中。二女趕到鎮(zhèn)江府,再次瞞過許仙,夫婦和好如初。
漢文游金山寺,法海禪師告訴他兩女來歷,漢文驚恐,躲在寺內(nèi)。白氏主婢上金山寺尋找漢文,與法海交手,敗下陣來,驅(qū)使四海龍王水淹金山。法海施法,水勢倒退,溺死鎮(zhèn)江無數(shù)生靈。
白氏主婢于杭州疊木橋與許仙相會。漢文不忍拋棄數(shù)年恩愛,并體恤白氏腹中骨血,再次相信了白氏,三人同回錢塘,在公甫的幫助下,依舊開張藥鋪。
法海奉佛旨之命,來到杭州收拿白蛇。此時恰逢白氏產(chǎn)下夢蛟滿月,漢文表示縱然白氏為妖他也不忍相棄。法海托言口渴,漢文持缽入內(nèi),缽盂飛將起來,萬道霞光罩住白氏頭頂。白氏讓小青回洞修煉,向眾人訴說原委。夫妻難舍難分。法海告誡白氏修心養(yǎng)性,等夢蛟封誥祭塔之日方能出塔。白蛇被壓在雷峰塔下。漢文悲痛萬分,削發(fā)空門,于金山寺出家。
夢蛟過目成誦,穎悟異常,學(xué)童時聞知父母身世,悲傷成疾,得觀音丹藥相助才得痊愈。從此發(fā)憤苦讀,三試連捷,中了狀元。夢蛟將父母經(jīng)歷奏明天子,龍顏大喜,將夢蛟父母及公甫夫婦一一加封,并給假一年讓夢蛟回鄉(xiāng)祭親完婚。夢蛟先去金山寺迎回父親,來到雷峰塔下,讀罷誥敕,放聲大哭。法海奉佛旨放出白氏,一家團聚,悲喜交集。法海度白氏夫婦飛升,以成正果。
夢蛟與公甫女碧蓮?fù)昊?接公甫夫婦一同入京。后公甫夫婦高壽善終,夢蛟夫婦亦并登古稀,無病而逝,后代簪纓不絕。
上一篇:《隔簾花影》介紹|賞析
下一篇:《霞箋記》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