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支璣小傳
清醉花樓刊本《玉支璣小傳》目錄書影
清醉花樓刊本《玉支璣小傳》正文書影
清代白話長篇才子佳人小說。又名《玉支璣》、《雙英記》、《方正合傳》。六卷二十回。題“天花藏主人述”,作者真實姓名不詳。成書于清初。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初寫刻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清醉花樓刊本,藏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清華文堂刊本,藏大連圖書館;清咸豐八年(1858)廈門多文齋刊本,藏復旦大學圖書館。1983年春風文藝出版社“明末清初小說選刊”排印華文堂刊本,1985年臺灣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說叢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醉花樓刊本。
明成化年間浙江處州府青田縣出一高人管灰,五十歲不到,已官至禮部侍郎。他夫人早逝,女兒彤秀十六歲,美貌異常,是一位女中儒士。兒子管雷,年方十歲,知書能文。眼見女兒大了,管灰想為其找一位如意郎君。
一日,管灰外出春游,偶識一村館先生長孫肖。長孫肖年輕有為,隨父宦居青田,后父親去世,由于生活困頓,在村館教書侍奉母親。管灰有意招他作婿。那時管雷的老師冷先生去世,管灰聘長孫肖為兒師。秀才強之良欲謀管府師職,見被長孫肖占去,心懷不滿。
鄰縣有個不學無術的吏部尚書之子卜成仁,四處訪求美貌女子。強之良得知后,慫恿他去管家求親。管灰心中不想答應,但怕招致禍端,心生出題考試之計。是日,卜成仁面對試題一籌莫展,只推說試題怪僻,無人能做,而此時參加考試的長孫肖卻當場賦詩三首,氣走卜成仁。
后卜成仁再請強之良出謀劃策,定計讓卜尚書奏明皇上,召管灰入京。管灰三辭而不允,臨行前將彤秀許配長孫肖。肖以家傳的玉支璣為聘禮送與彤秀,彤秀作玉支璣詩一首回贈。卜成仁見調開管灰后,仍未達目的,遂與強之良商議,買通知縣,說玉支璣乃是官庫中公物,被長孫肖的父親偷出,要長孫肖交出,以期逼其退婚。彤秀便送了一塊假的玉支璣給縣衙。卜成仁以為得計,一面將長孫肖騙至卜家東莊做客,一面派媒婆去管家偽稱長孫肖已改聘卜成仁的妹妹卜紅絲,又用一百兩銀子贖回假玉支璣交還長孫肖,讓他以此聘卜紅絲。長孫肖故意要求卜紅絲做一首玉支璣詩才同意。不料卜紅絲天性聰明,能詩擅文,在不知哥哥用意中作詩一首。長孫肖只得將假玉支璣送給她。紅絲后知道事情真相,十分生氣,拒絕了親事。彤秀堅拒卜成仁,卜惱羞成怒,派人進京告訴卜尚書,將管灰遣往外國封王,并要謀害長孫肖,逼使他回原籍。同時他又到管府強行入贅。彤秀假裝自刎,嚇跑卜成仁。不想此后卜成仁竟每天在夢中見到小姐鬼魂,得了癡病,而強之良見事情鬧大了,連夜逃走。
長孫肖離開青田后,有一次在無意中得罪了蒯閣老,幸被王知縣救出。后進京考試中得榜眼。這時強之良也逃到京城,怕長孫肖報復,便把罪過全推到卜成仁身上,并告之管小姐死訊。長孫肖悲痛欲絕,遂請旨回鄉,欲報大仇。卜尚書得知后,恐兒子難逃一死,遂請王相公挽回,并央其作媒,將紅絲嫁給長孫肖,長孫肖未允。
長孫老夫人自兒子走后,見管小姐自刎,就一病不起。彤秀假稱是彤秀的結義妹妹戴氏,來伺候長孫老夫人,聽到長孫肖回來后才離開。
長孫肖回來后,李知縣怕他算舊賬,連忙為他家懸匾額、豎旗竿,并拜謁老夫人。卜成仁知道后,欲將紅絲代替彤秀嫁給長孫肖。此時卜尚書的書信也到了,紅絲只得答應。到了管府后,見到彤秀,二人互相憐愛,遂結為姐妹,相約同事長孫肖。
時值管灰從海外封王歸來,升為尚書,他也知道女兒詐死之事,便對卜尚書的道歉慨然應允,答應既往不咎。而只有長孫肖仍不知真相。到管府后,管雷勸他娶卜小姐時,他一口回絕;長孫老夫人讓他娶戴氏時,他也躊躇不決。時管灰來到,令長孫肖來府迎親,這才知彤秀未死,于是長孫肖與彤秀、紅絲成婚,金玉相輝。而卜成仁得知后,幾乎氣死,李知縣也自笑被小姐所騙。
一年后,長孫肖回京覆命,自此仕途平穩,官至侍郎。兩夫人各生一子,俱成偉業。管尚書歸隱山林。管雷后來登了甲科。
上一篇:《狐貍緣》介紹|賞析
下一篇:《玉燕姻緣全傳》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