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遺編
清抄本《海角遺編》序書影
清抄本《海角遺編》正文書影
清代白話長篇時事小說。又名《海角遺篇》、《海角遺篇全傳》、《七峰遺編》。兩卷六十回。不題撰人。作者七峰樵道人,明末清初人,真實姓名無考。成書于清順治五年(1648)。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抄本,藏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1917年虞山丁祖蔭《虞陽說苑》甲編本,藏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蘇州大學圖書館;1938年上海風雨書屋排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清抄本,1994年春風文藝出版社“中國古代珍稀本小說”排印清抄本。
明朝末年,李闖王起事,崇禎自縊。吳三桂引清兵進關,順治即位。順治二年四月,清兵南下。五月初,清兵攻占鎮江,進逼南京。明總兵劉良佐、禮部侍郎錢謙益降清,弘光帝被虜。常熟知縣曹元芳棄城遁走。六月,明總兵劉孔昭率兵三千,在蘇州城外遭遇十八騎清兵,被清兵亂箭擊潰,敗走太湖。孟河總兵胡龍光聞劉兵敗,退據崇明。福山參將蕭世忠與荊監軍自相殘殺,蕭世忠兵敗降清。
清兵占領蘇州,差陳主簿到常熟頒布告示,限令軍民人等三日內俱要剃發,穿戴滿洲衣帽。常熟百姓,群情激憤,誓不剃發,并將陳主簿打死,公推原兵部職方司嚴栻為盟主,招募鄉兵,守城抗清。此時,蘇州百姓也發生激變,組織鄉兵,火燒大小官衙,設計襲殺清將八大王。江陰百姓也起事響應,殺死知縣,擁戴閻典史為主,結連靖江縣鄉兵,協力守城。而明宗室藩王義陽王屯兵崇明,樹起義旗,虛張聲勢,欲圖節制各地義軍。
常熟鄉宦時子求妒恨嚴栻,招聚無賴,自立營頭,且在義陽王面前誣陷嚴栻。義陽王聽信讒言,命胡龍光夜襲常熟。嚴栻前往謁見,中計被縛,受盡酷刑。常熟百姓為嚴栻鳴冤,義陽王以嚴栻為人質,令用錢糧贖取。后鄉紳錢沖霄設計救出嚴栻,設宴為嚴、胡二人講和,協同守城。
七月十三,清兵進攻常熟,扎營南門外的時子求,以出巡為名,不戰而走。嚴栻率鄉兵浴血抗戰,寡不敵眾,欲退入城,城門卻被胡龍光緊閉。嚴栻無奈,只得退屯莊上。清兵攻破南門入城,胡龍光匹馬奔福山,與義陽王逃往崇明。常熟鄉兵與清兵巷戰,前仆后繼,全部犧牲。城中不少秀才躲進錢謙益府中避難,以為錢已降清為臣,家中必無兵來,結果盡遭殺戮。清兵屠城二日,收拾金帛、子女,兵回蘇州。常熟城內,街上衖里,河內井中,屋里屋外,處處都是尸首,死者有五、六千。常熟城破后,九鄉四鎮紛紛組織鄉兵武勇武裝自衛。時子求藏匿友人家中,被鄉兵搜出,殺頭號令,剁為肉醬。不久,鄉兵首領,或挾仇報怨,或以強欺弱,相互殘殺爭斗。清兵再犯常熟,嚴栻率鄉兵與清軍戰于華蕩。鄉兵潰敗,嚴栻落水,幸得手下勇士救起,得以免難。清兵入城,大張告示,凡剃發者一概不殺。而海上義陽王也聲言有雄兵二十萬,指日登陸救援常熟,大張告示,不許百姓剃發,違者嚴懲不貸。百姓陷于兩難之中。
清兵攻打江陰,閻典史統領鄉兵守城抗清,相持六十余日。清兵用火炮攻陷城池,閻典史陣亡,鄉兵全部戰死。清兵屠城,百姓被殺無數。秀才季夢白兵敗歸家,大開重門坐在書房里,見一清兵東張西望走進門來。夢白隱身門后,出其不意,將清兵殺死。后又一清兵將兩個少婦帶入屋內,意欲奸淫。夢白悄悄地趕上,將清兵一刀砍翻,穿其衣甲,叫二女依舊口中叫苦,假扮清兵押著二女走上大街,闖出東門,各自逃生。清兵又以打糧為名,出城下鄉殺掠,百姓紛紛棄家逃命,苦不堪言。清廷再下剃發改服令。時常熟城附近鄉民皆已剃發,義陽王屯兵的福山鎮附近百姓皆未剃發。常熟與福山之間二十四都鄉民,剃發者與未剃發者各居其半。清兵見未剃發者便殺,取頭冒作海賊首級請功;義陽王兵見已剃發者便殺,拿頭當作韃子首級請賞。時有蔣左泉下鄉探親,因其光頭,被鄉兵斬首;又有陶秀才與人閑話,因其留發,被清兵砍頭。此時地方百姓,真如朝梁暮晉,性命如同草菅。
九月中旬,清土都堂命降將蕭世忠襲擊福山,福山守將何羽君兵敗逃往崇明投義陽王。蕭世忠縱兵搶掠,百姓慘遭其害。土都堂至福山,出榜安民,凡剃發者,即為順民,又禁兵士打糧濫殺。于是百姓人心稍定,沿海一帶,漸漸歸服。土都堂回蘇州,著楊文龍鎮守福山。楊但聞有尚未剃發者,驗證是實,即斬首示眾,剖腹取出心肝,由兵士食之。后楊文龍設計招撫義陽王部下,副總兵曹士奇剃發歸降。自此,楊軍聲大振,義陽王兵莫敢犯境,百姓始得太平。
上一篇:《海游記》介紹|賞析
下一篇:《海陵佚史》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