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李公赴薦,嘗以古風求知。呂光化溫謂齊員外煦及弟恭曰:“吾觀李二十秀才之文,斯人必為卿相。”果如其言。詩曰:“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薄颁z禾日當午,汗滴禾中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范攄《云溪友議》卷上 事亦見宋·王讜《唐語林》卷四、宋·計有功《唐詩紀事》卷三九。
[述要] 起初,李紳(排行二十)為舉子時,將古風詩寫成卷軸,求人舉薦。其詩曰。呂溫(字光化)看后,對員外齊煦及其弟齊恭說:“我看李秀才詩意,這個人有見識,將來必為卿相?!焙髞?,果如他所說。
[事主檔案] 呂溫(772—811) 唐作家。字和叔,一字化光。河東(今山西永濟)人。貞元進士第,累官左拾遺。貞元末出使吐蕃,被拘經(jīng)年。歸遷戶部員外郎,歷道、衡二州刺史。與柳宗元、劉禹錫友善,善詩文,文體贍逸,多言當世之務。有《呂和叔文集》十卷傳世。
上一篇:《斷酒游學 邴原》
下一篇:《新詩愈瘧 潘世鏞 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