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薦
釋義
原意指毛遂自我推薦,后用來比喻自告奮勇或自我推薦去做某事。
出處
漢·司馬遷《史記·平原君列傳》:“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于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于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
故事
戰國時期,趙國的平原君善養門客,在各諸侯國中都有賢名。公元前260年,趙軍在長平一戰中大敗,秦軍主將白起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情勢十分危急。于是,趙王派平原君去楚國求兵解圍。
平原君接到命令后,回府召集所有門客,準備挑選二十個有才能的人一起去楚國。他挑了又挑,選了又選,最后還缺一個人。這時,有位門客站出來說:“我叫毛遂,聽說公子要到楚國請援,隨從二十人還差一名,希望公子就以毛遂湊足人數出發吧!”
平原君看他其貌不揚,就問:“先生到我門下有幾年了?”毛遂答道:“已滿三年。”平原君說:“賢能的人好比錐子放在囊中,它的尖梢會立即顯現出來。先生在我門下已經三年了,我沒有聽到對您的任何贊語,所以不能答應先生。”毛遂聽了他的話,坦然地答道:“我只不過是今天才請求進到囊中罷了。如果我早處在囊中,就會像禾穗的尖芒那樣整個挺露出來。”平原君只好將信將疑地答應了他。
到了楚國后,楚王只接見平原君一人。兩人坐在殿上,從早晨談到中午還沒有結果。這時,在殿下站著的毛遂大踏步走到殿上,喊道:“出兵的事非利即害,簡單而明白,為什么遲遲還沒有決定?”楚王喝道:“我與你家公子說話,還輪不到你來此說教!”毛遂不但沒退下,反而更上前一步,手按寶劍說道:“如今十步之內,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見他手按寶劍,怒目圓瞪,沒敢再呵斥他。毛遂便趁機講述出兵援趙對楚國的利益。楚王這才答應出兵。
回到趙國后,平原君敬毛遂為上賓,并對門客們說:“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趙國了。”
上一篇:成語《杯弓蛇影》釋義|出處|故事|用典|
下一篇:成語《民不聊生》釋義|出處|故事|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