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馭吏吐茵
典源出處 《漢書 ·丙吉傳》:“ (丙吉) 于官屬掾史,務(wù)掩過揚(yáng)善。吉馭吏耆 (嗜) 酒,數(shù)逋蕩,嘗從吉出,醉歐 (嘔) 丞相車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飽之失去士,使此人將復(fù)何所容?西曹地忍之,此不過污丞相車茵耳。’遂不去也。”
釋義用法 漢丙吉為丞相,寬宏大度,對(duì)下屬掩過揚(yáng)善。他的駕車?yán)艉镁疲蜃碓谲嚿蠂I吐,主管官員想把駕車?yán)舫庵穑獏s說,這不過是弄臟丞相車毯的小事,不可因醉嘔而失去士,不必追究。后以此典形容人寬宏,不計(jì)人小過,也用以形容醉酒。
用典形式
【吐茵】 唐·白居易:“朱門陪宴多投轄,青眼留歡任吐茵。”宋·陸游:“頹然一醉茆檐下,且免西曹議吐茵。”
【吐車茵】 唐·白居易:“若怕平原怪先醉,知君未慣吐車茵。”明 ·高啟:“便須吐車茵,莫畏丞相嗔。”
【吐茵吏】 唐·元稹:“莫責(zé)尋常吐茵吏,書囊赤白報(bào)君侯。”
【污車茵】 唐·王維:“猶思御朱輅,不惜污車茵。”
【丞相茵】 唐·元稹:“西曹舊事多持法,慎莫吐他丞相茵。”
【嘔車茵】 清·錢謙益:‘已見相公呼后舍,更聞馭吏嘔車茵。”
【相君茵】 宋·陸游:“醉倒橋邊人不怪,西曹免護(hù)相君茵。”
【車上吐茵】 宋·黃庭堅(jiān):“車上吐茵元不逐,市中有虎竟成疑。”
【馭吏吐茵】 宋·蘇軾:“故人千鐘祿,馭吏醉吐茵。”
【吐相君茵】 宋·陸游:“本自怕沾京洛塵,固應(yīng)不吐相君茵。”
上一篇:詩詞典故《雪泥鴻爪》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魚目混珠》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