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醒石
清覆原刊本《醉醒石》目錄書影
清覆原刊本《醉醒石》正文書影
明末清初白話短篇(擬話本)世情小說集。十五回。題“東魯古狂生編輯”,其真實姓名不詳。成書于明末清初。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初原刊本,藏國家圖書館;清本衙藏板本;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瀛紅堂刊本,藏南京圖書館;清覆原刊本,藏中國藝術研究院;1917年董康“誦芬室叢刊”本。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1985年臺灣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影印清初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清覆原刊本,1994年江蘇古籍出版社“中國話本大系”排印清初刊本。
第一回 救窮途名顯當官 申冤獄慶流奕世
明嘉靖年間,松江上海縣姚一祥奉母命往南京納監,卻把銀兩花在煙花巷中。一日挾妓飲酒,有一河南秀才口稱途中被劫,向姚一祥求助。姚將身邊僅存的十兩白銀及一些衣物給他。錢花光了,便回家中。后來他當了九江府知事,帶管監獄。姚為人正直,一清如水。新察院到任,大小官員參見后,獨留姚一祥吃茶,原來新察院就是姚一祥在南京接濟過的那個秀才。察院要報恩,叫姚一祥將獄中真正冤屈的人開個名單,每人收千兩銀子自己留下。姚一祥將平素留心的七名冤屈者的名單報上,卻分文不取。察院問他,卻說已拿了。察院便要他將此銀歸家養老,并把那七人放了。七人糾集朋友動呈,說姚一祥實在未受分文。察院大為驚異,即將姚一祥入名宦祠中。姚一祥活到九十多歲,其孫姚永濟為萬歷進士,子孫世世貴顯。
第二回 恃孤忠乘危血戰 仗俠孝結友除兇
明太祖時,江西羅源縣陳伯祥、王善糾集一干劇賊嘯聚山林,窺伺州縣,剽掠鄉村。連江巡檢劉浚奉命會同正千戶周章、副千戶徐玉剿捕王善等。但在劉浚與子劉璉率部攀藤涉險、攻占東山賊寨后北進時,本當隨后接應的徐玉卻只顧叫部下將東寨財物搬送回營,負責在山南牽制賊兵的周章也只是搖旗吶喊并不進攻,賊首得以集中兵力對付劉浚。劉浚父子被俘,劉浚罵賊被殺,劉璉要求與父同死,部下吳健、陳力勸劉璉回去討兵報仇,他倆詐降,愿為內應。劉璉被放出山后,周、徐兩千戶申文說劉浚貪功違令,輕入賊巢。劉璉分別求告知府、行省出兵復仇,都遭拒絕,說不追究劉浚責任已不錯了,何況報仇是私事,豈可輕率出兵。劉璉只得哭訴于平日相交的豪杰,眾人義氣勃發,商定計謀,分頭安排。一朝舉事,陳力、吳健分別活捉了陳伯祥、王善。劉璉不愿去行省,由眾豪杰將賊首解去請功。眾人將劉浚死節、劉璉設謀擒賊事申報本府,知府、行省在向上申文中加上“本府”、“本省”的“功勞”。幸虧太祖明鑒,該賞則賞,該罰則罰,“本府”、“本省”,不準敘功。
第三回 假淑女憶夫失節 獸同袍冒姓誆妻
溧陽縣東門財主馮玄,看中西門貧窮子弟湯小春,愿將女兒淑娘嫁他。湯家因貧富不相當,一直未完婚。馮玄再三托媒,兩家約定九月十五成親。不料七月馮玄去世,淑娘的叔子馮奇作主將淑娘嫁與南門窮秀才錢巖。三朝之日,錢巖從淑娘口中得知馮玄曾許親湯家,也不以為意。一日與朋友喝酒時,錢巖不慎將此事說與朋友聽。內中有個余琳,于十多日后的端陽節,乘錢巖出外,冒充湯小春,帶淑娘逃走。錢巖回家不見妻子,聽隔壁老嫗說曾聽到自稱湯小春者與淑娘說了半日話,便往湯家附近打探,見到湯小春,覺得他不像拐帶婦女的角色。馮奇卻要錢巖到縣告湯小春。知縣用刑,湯小春自然不肯承認。巡捕典史對知縣說起初六日五更曾見一男一女各背一包袱出城,那男的面貌與湯小春大不相同,知縣即差典史辦理此案。典史于東門外木家莊將余琳及淑娘帶回縣衙。錢巖情愿將淑娘及財禮盡歸湯小春,又請知縣派人往木家莊,將淑娘逃走時所帶妝奩追回,也一并給了湯小春。
第四回 秉松筠烈女留芳 圖麗質癡兒受禍
衢州開化縣郭外木商程翁,生有一子一女,子名程式,女名程菊英。程菊英由父母作主許給同縣家境清寒的秀才張某之子張國珍。青陽大戶徐某,為子徐登第遍訪遠近女子,得知程菊英天姿國色,便派人說親。程翁不肯,并叫媒人到張家議定親事。徐某央前舉人知縣王鄉宦說親,程翁依然拒絕。徐家與王鄉宦串通知縣,告程翁賴親,并買通一個光棍,稱他便是當初的說親人。知縣命程家將張家聘禮退回,程翁不肯。徐家送禮,程翁也統統甩出。縣衙差人威逼程翁,程翁氣激而死。程家要張家乘未發喪將程菊英娶去,張家怕官,不敢來。徐家又要王鄉宦到督撫處告狀,王鄉宦曾在督撫家鄉當過知縣,督撫即批文要知縣“嚴提究結,仍取成婚日期繳”。知縣差人將程式拿到,程式不屈,被收監。又差人拿程菊英,程菊英于轎中自縊而死。知縣放了程式。程家于程菊英袖中發現一紙,上寫“尸歸張家,以成父志”。張國珍伏棺痛哭,在棺前行夫妻禮。后來張國珍終身不娶,于書室中,唯置烈女一神主相對。
第五回 矢熱血世勛報國 全孤祀烈婦捐軀
明朝世襲興化衛指揮同知姚某,有氣節有識見,亦極愛恤軍士,少飲寡欲。娶一個武恭人,也是將官之女,性格溫善。兩人三十余歲,尚未有子。武恭人作主為姚指揮尋了一個妾,名曹瑞貞,舉止穩重,人極靜穆。不久,曹瑞貞產下一子。此時海上多事,浙、閩、廣諸賊勾引倭寇,蹂躪中國,竟至興化。府縣官出文求救,請得一個劉總兵,帶三千步兵,離城十五里駐扎。劉總兵欲移兵入城,不料文書被倭寇截去,倭寇將計就計,賺開城門。姚指揮戰死,武恭人、曹瑞貞抱著孩子與幾個家人隨著逃難人群出城,于混亂中被人搶去衣包,家人也走散,只剩武恭人、曹瑞貞及孩子三人。又遇官兵,欲逼武恭人、曹瑞貞到營中。曹瑞貞從容求官兵放武恭人及孩子走,表示自己愿隨到營中。等到武恭人走遠了,曹瑞貞破口罵賊,被一官兵用刀砍死。武恭人受盡千辛萬苦,于一村中遇到家人姚鯨之妻,方安頓下來。幾天后,姚鯨來報信,城中倭寇已退。武恭人回城,家中財產已十去八九。武恭人將曹瑞貞另行棺殮,與姚指揮棺木移到祖墳上合葬。又叫姚鯨將姚指揮死忠、曹瑞貞死節情由具呈府縣,要行轉申題請。縣官怕劉總兵面上不好看,將曹瑞貞事跡改作遇倭罵賊,不屈死節。
清覆原刊本《醉醒石》插圖書影
第六回 高才生傲世失原形 義氣友念孤分半俸
唐明皇時,隴西虢略人李微,是皇族之子,少年博學,詩詞書翰,無有不工。但卻恃才傲物,眼底無人。終日猖狂放恣,自以為卿相可以立致。不料到京屢試不第,到第十一科,方中了進士,名次又不高,只選得一尉,調補河南商丘縣尉。他郁郁不樂,又傲視同儕,輕詆狎侮,無所不至。任滿后,未能補選,退而家居,益發傲慢,時作詩賦,總只是牢騷不平。家居歲余,宦囊已空,出游打抽豐。同年故舊或敬重他的才名,或怕他作詩文諷刺,遺笑后世,所以都有饋贈。將及一年,所得竟有二三千金。李微回虢略途中,又想起做官之事,悶悶不樂。一日到了汝墳,他覺得身體不適,忽然發起狂來,咆哮叫跳,如虎如狼。十余日后狂跳更甚,終于一天夜里開了店門不知去向。將及一年,監察御史李儼奉詔到嶺南公干,到此地時,在一林莽茂盛平途中,忽有一斑斕猛虎從草中突出。李儼正驚慌之極,只見那虎看了李儼一眼,忙忙轉身躲進草中,并作人言。李儼聽出是李微的聲音。原來李儼與李微同登進士第,又是同姓,極相親厚。李微說了自己變虎及瘋狂吃人經過,并請李儼照顧他的妻子,還將生平得意文章近二十篇口述,由李儼隨行之吏記錄下來。又特意關照李儼,公事完畢后,不要再從此地經過,因他胸中事已了卻,無復人世之念,本性迷失,到時候恐怕不認得故人了!
第七回 失燕翼作法于貪 墮箕裘不肖惟后
明朝中州有個呂孝廉,以千金謀得儀真知縣,任上貪贓枉法,大肆搜括,又極善鉆營。五年后,到京城混了些時候,又謀得個九江肥缺,利用長江優勢,加倍搜刮錢財。一年任滿,得銀十余萬兩,惡名遠播,之后再鉆營不成,只好回家。他有五個兒子,也不肯教他們認真讀書。結果大郎用錢買了個中書,官場中奉承鉆營,費去一半家私,后討一江西差,行至九江,風狂舟壞,死于水中。二郎在莊上收留無賴之徒,做沒本錢生意,事發后收監。三郎不過讀了幾句書,便自恃有才,應試后便宿妓院,未考中便迷豪賭,結果將家產賭盡。四郎好房屋衣飾,房屋建了又拆,拆了又建。園池亭樹整齊了,箱籠日空;古玩器物日增了,手底極乏。五郎癡蠢,酒不離口,色不離身,竟成弱癥身亡。五子敗家,人言是呂某寡廉鮮恥,貪婪暴戾之報。
第八回 假虎威古玩流殃 奮鷹擊書生仗義
明成化年間,有個小孩王勤,因標致伶俐,被收在書房中。到十四五歲,充作孌童。他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又識古董,又會唱曲,后與主翁之妾私通。主翁只說他將書房中玩物盜賣,打上一頓,鎖入冷房,想把他餓死。其妾卻給他盤纏,放他走了。后王勤輾轉流浪到北京,靠賣畫扇度活,由此結識了兩個中貴,改名王臣,平步青云,列銜錦衣衛千戶,又攛掇中貴讓皇上下旨,由他到江南收古玩字畫。王臣作威作福,指名要原主翁及往日有隙的大戶送上字畫古玩。原主翁派一往日與王臣最交厚的小廝拿了兩千兩銀子說情,王臣收下銀子,又要主翁將原與他相好的妾送來,其余大戶亦可用銀兩折抵字畫。到了蘇州,蘇州人作曲子諷刺他,王臣惱怒,罰蘇州秀才抄謄所收古書副本,早進晚出,不給吃飯,又說字寫得不好,要詐錢。蘇州秀才們被激怒了,聚眾打上門去,有司也恨王臣騷擾害民,王巡撫一面派兵以保護為名圍了王臣的衙宇,一面連奏三本。皇上命將王臣解送到京,巡撫親自拿問,將王臣與采到古玩一并解京,詐到的五千錠元寶盡收在官。刑部依律給王臣定了斬罪,皇上還批了個“傳首江南”,將王臣的腦袋到江南示眾。
第九回 逞小忿毒謀雙命 思淫占禍起一時
越中人王四流寓京師,專喜結交權勢監廠內官與緊要衙門走卒及社會上潑皮無賴,欺壓安分百姓。家有一妻二妾,依然在外尋花問柳。一日從器皿廠走過,見一女子頗有姿色,打聽得是兵科寫抄老陳的女兒陳大姐,便央人作媒。陳大姐母張氏訪知王四家已有一妻二妾,不肯答應。過了一些時候,把女兒許配施村。婚后不久,施村被派到昌平州皇陵做工,一去便無音訊。老陳之子陳一的結拜兄弟阮良對陳大姐不懷好意,遭陳大姐拒絕。之后某日,老陳被人誣告入監,阮良與王四及其兄王三合謀,將陳一、張氏分別騙出,至無人處活活打死,然后到陳家輪流將陳大姐強暴。王四強暴時還說了句:“我幾次討你不肯,今日也到我手里。”掩陳大姐口的王三松開手正欲強暴,陳大姐趁機呼救。四鄰趕來,三人逃走,后被拿獲。王四的黨羽見人命事大,也沒一個敢出頭。圣旨下,三犯畢命。
第十回 濟窮途俠士捐金 重報施賢紳取義
明嘉靖時,浙直交界地方有個浦其仁,自小爽落多奇。近村盛寡婦之侄不長進,將盛寡婦房產及三百畝肥田投獻給當地陳制使家,而知縣又是陳制使的門生。浦其仁挺身而出,率眾將前來接收房產的陳公子趕走,隨即與眾人到縣衙告屈。知縣要做個好官,又不便處罰陳公子,便將中人及盛家侄子重處了。某日,浦其仁在城中討賬,見本管里長戴某來納條銀,不料在縣前被賊人搶去,而不及時交納又要遭官府毒打。浦其仁便將討賬所得銀兩給了他。戴里長十分感激,第二天便著人接浦其仁到家,勸他做長途生意,并兌出二百兩銀子給他做本錢。浦其仁出行途中,過了吳江,將一半銀兩資助了三個遭賊搶劫的福建舉人。這年,三個舉人都中了進士,黃、林二位在京當官,張進士央人討了個極難做的常州推官,他報恩心切,也不計較。上任后,正逢浦其仁被陳公子挾嫌報復,新任知縣封了他的米船,而戴里長之子吳江庫吏戴簪也被冤枉。張推官一一處理妥當,又張羅為浦其仁娶妻,乃盛寡婦之女。林、黃二位又請浦其仁進京。結果讓浦其仁當了烏程管糧縣丞,戴簪當了長興巡捕典史。兩人在任多年,宦囊都有了五七千金。任滿,又得三人照管,易地再當官。兩人適可而止,致仕回家。
第十一回 惟內惟貨兩存私 削祿削年雙結證
廣東魏進士做秀才時,家極窮,妻常有怨言。后來他到京中了進士,因選期尚遠,離家路遙,只得在京守候,一住半年,租房伙食,應酬送禮,又借了若干債。后選得湖廣江陵府做推官,回家帶妻上任。其妻當了官奶奶,自然高興。廳中有個滑吏單規,吃透官奶奶脾性。其時本府有個大戶陳箎,家中養十幾個家丁,專在大江做私商勾當,打劫近村人家。事發后,陳箎家丁在娼家被捕。陳箎買通捕頭,都推在娼家龜子身上。又給單規一千兩銀子,要他打點。單規給了官奶奶六百兩。魏推官要秉公斷案,官奶奶大發脾氣,哭鬧不休,一定要魏推官放過陳箎。一日,魏推官到圣壽寺,卻不見寺內寂和尚來迎,便問其故。寂和尚說每逢貴人來前三日伽藍總會托夢囑其迎接,此次卻無夢,想是伽藍外出了。不料當夜伽藍真托一夢,說是魏某人異日該撫全楚,位至冢宰。只因近日得人六百金,捉生替死,枉斷一人,天符已下,不得撫楚。魏推官于半月后從寂和尚處得知此言,大驚。不多日,部文到,龜子與眾強人押赴市曹斬首。魏推官越發不安,以致生病回家,不數年身故。
清覆原刊本《醉醒石》插圖書影
第十二回 狂和尚妄思大寶 愚術士空設逆謀
明成化年間,保定府易州有個侯立柱兒,六歲時父母相繼病亡,鄰居將他送到狼山廣壽寺做和尚,法名明果。他生得方面大耳,廣額聳鼻。二十開外,出外游方,到河南少林寺。有人給他算了一命,說他“是個帝王之造”。又有個道人翻出一本書來,上面寫著一個名叫李子龍的將來有“天子之分”。明果聽了,野心勃發,改名李子龍,從此煽風點火,糾集黨羽。有個術士黑山,也說他是個“大命”,跟在他身后去煽惑人。李子龍又思量舉事必須京城有人,便與黑山到京城,結識軍匠楊道仙,并通過楊道仙把一些不甚得志的內使、長隨等糾聚入伙。御馬太監韋含得病,李子龍給他治好了,韋含將自己的侄女嫁給李子龍。錦衣衛校尉孫賢打入這伙人中,盡得其詳,向上告發。韋含雖然不知李子龍有野心,無奈侄女已嫁給他,說也說不清,只好服毒自殺。李子龍、楊道仙、黑山等五名首犯被處死。
第十三回 穆瓊姐錯認有情郎 董文甫枉做負恩鬼
穆瓊瓊原是良家女子,出身名門,只因公公被人引誘去做官錢糧營利,結果家產敗盡,身死獄中,其夫也受連累而死,穆瓊瓊被官賣與人,流落金陵為娼。她容貌出眾,性格靈巧,又懂得些詩文,由此名播歡場。過了一年有余,穆瓊瓊看中了年輕人董一,董一對穆瓊瓊假稱回家后籌措銀兩來贖她,騙了她多年積蓄的一百八十余兩銀子及價值五十兩銀子的金珠,回嘉興后即用這筆錢娶妻、做生意。穆瓊瓊得知后憂郁成疾,不到半年而歿。但她精靈不昧,常常現形。穆家房屋因此換了幾個主人,后來變作客店。青年客人卜少泉住宿時,穆瓊瓊與他夜夜相會。待卜少泉要回嘉興,穆瓊瓊向卜少泉說明真相,要他買一神主,上寫穆瓊瓊之靈,放在衣箱里帶回去,還帶他到屋外地里掘出五十兩白銀,作為酬謝。卜少泉回家后將牌位放在小屋內供奉,方出門,忽聽人說,董一見了鬼,七竅流血而死。
第十四回 等不得重新羞墓 窮不了連掇巍科
淮南莫翁有三女,兩女前妻所出,分別嫁與本村土財主之子和本縣縣吏。三女后妻所生,容貌女工俱佳,由莫翁作主嫁與本縣蘇秀才。莫翁去世后,家產被前兩個女兒搶占,蘇秀才不落一文。其后岳母去世,兩個連襟又不管,由蘇秀才收殮,家中更緊了。其妻莫氏初時還賢惠,但蘇秀才九年內三考不中,家中越發貧困。兩個連襟雖然鮮衣駑馬,卻不肯將分文借人,并都用錢買個小官做做。莫氏由失望而哭鬧,終于離蘇秀才而去,由其遠房姑娘說合配了本府府衙前一個開酒店的。蘇秀才一意讀書,竟中了進士,娶了同鄉沈舉人之妹。成親之日,莫氏見其排場,不免一呆,今日活活把一個錦帳繡衾、奇珍異味、使婢呼奴的官奶奶讓于他人!一日,有個輕薄利口少年,借買酒當面譏刺。莫氏回房后長吁短嘆,當夜懸梁自盡。
第十五回 王錦衣釁起園亭 謝夫人智屈權貴
明嘉靖年間,有個王錦衣,雖是權要衙門的武職,卻素性清雅,好與士林交往。在順城門西收拾一個園子,客廳、茶廳、書廳都照江南制度,極其精雅,為詩社聚結、公會借用之地。其妻死后,王錦衣差人到揚州娶得位小奶奶,姓謝,容妍性靈,又有見識才干。年余生得一子。王錦衣后來又花錢分別買了籍沒朱寧、廖鵬的兩座大花園。王錦衣與陸錦衣往來最多,見其子雖一表人材,卻舉止近俗,言語粗鄙,便要他常來,予以精心指教。三四年后,王錦衣歿。陸錦衣隨駕往湖廣承天府拜獻皇帝陵。一日忽遇大火,陸子于煙火中背出皇帝。四五年后,陸子成了都指揮掌堂,審決公事,猶如老吏。這位陸指揮道是自己聰明,卻忘了當日王錦衣盡心指教之恩。此時王錦衣子雖年近二十,卻因父親自小嬌慣,無知無識。陸指揮要置產業,竟縱容下屬設計謀取王家兩座大花園。謝奶奶深明就里,要王公子將父親留下的書讀一讀。但王公子十個字里竟有八個讀不出。陸指揮又要謀取王家最后一座園子,謝奶奶親到指揮堂上,對王公子說:“你父親當日在這堂上干了許多沒天理事,該報應在你身上!”陸指揮方覺不安,于是罷手。
上一篇:《醉茶志怪》介紹|賞析
下一篇:《醋葫蘆》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