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存在就是道。道是什么?道就是規律,就是秩序,就是真理,我們在道中才能有所得。
英國科學家萊曼·普林嘉說:“應用各種互不相關的實測和方法,科學家已經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即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宇宙以我們看不見的形式存在,這個謎一般的宇宙的重要成分被命名為‘暗物質’。從一名觀測者看來,‘暗物質’是空間不能看到的神秘莫測的組合,因為它既不在電磁波的任何波段有輻射,又悄無蹤影,連現代技術都不能探測。我們所以先知道‘暗物質’存在,是因為它對恒星和星系的引力作用,這是一種不可見的引力源,它比我們四處可見的‘亮物質’豐富得多。”(《圖說宇宙:空間探測的最新發現》)
整個世界,是由看得見的存在和看不見的存在組成的,看不見的存在決定和引領著看得見的存在。一天我去參加一個慶典,恰巧沒有帶禮金,結果被主人冷落。過了些日子,又去參加一個活動,我帶上了禮品,結果主人老遠就迎了過來,又是摟抱又是親,把我奉為座上賓。年輕人談戀愛,往往以貌取人,對此,巴菲特有話:“我年輕時曾與我們班最漂亮的女孩約會,但最后沒有成功。我聽說她一共離過三次婚,如果我們當時真的在一起,我都無法想象未來會怎么樣。所以,你人生最重要的是跟什么人結婚!在選擇伴侶上,如果你錯了,將讓你損失很多,而且損失不僅僅是金錢上的。”我們寫字、繪畫可能大家都有體驗,一幅好的書法作品,一幅好的繪畫,其結果不是落在紙上的那一刻,而是在作者的意念之中,在他的想象之中,在他的心中,真正的作品是在空中完成的。他手里握著筆其實是在空間運行,有其運行軌跡,從舉起筆到落到紙上這一空間,就是無限的,整個空間就是看不見的存在,也就是沒有形象,沒有形象而產生形象,這樣才是上乘的功夫,其作品才能流傳于世,令人流連贊嘆。
看不見的存在就是道。其實道是什么,道就是規律,就是秩序,我們在道中才能有所得。我們讀《金剛經》,感受佛陀的智慧,受惠于他指出的做人大道,獲得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我們常常說某個人真聰明,所謂的聰明是反應快,能說會道,但是佛家認為這只是世智辯聰,不是智慧。智慧是判斷力,事情來了,馬上就能知道怎么做,馬上就能決斷。我們所說的直觀,就有一點這個意思。在中國歷史上,隋唐是佛教的黃金時期。當年的寺院,政府把它當做教育機關,因為在唐朝,寺院的“寺”是國家管理機關的名稱,當時寺院的住持相當于大學的校長,要經過嚴格的考試。他們像考進士一樣,考中了,政府發給度牒,有了這個度牒,他們就可以到任何一個寺院做住持,這個制度后來被清朝順治皇帝取消了。在古代,上至皇帝,下到王侯將相,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問誰?問高僧大德。為什么?因為高僧大德的心清凈,有智慧。在中國歷史上,這種故事層出不窮。我們就說岳飛吧,他正準備直搗黃龍收復失地的時候,被主降派秦檜以假造皇帝的十二道金牌招回京城。岳飛也滿腹狐疑,他在過長江時到了金山寺,見了道悅禪師,把一些情況和道悅禪師和盤托出。道悅禪師給他分析利害,最后勸他在金山寺出家,但是岳飛精忠報國,把個人利害置之度外,為所當為。莊子說“心如止水”,當一灣水非常平、非常凈的時候,那么周圍的事物就纖毫畢現,清清楚楚。水就像人的心,人的心清凈,對事物就看得清清楚楚。
《金剛經》中說,“信心清凈,則生實相”。佛陀教誨他的弟子們要有善念,在起心動念之處首先管住自己的念頭,以正大光明之心來克服邪思妄念。孟子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一個人每天都做善事,他就身心愉悅,內心就充溢著至大至剛之氣。因為身心愉悅,他就會氣血通暢,就會得到一個健康的身體,因為你有浩然之心存在,你的身體就有極強的免疫力。先在起心動念處下工夫,然后就會降伏其心。念頭就是心,你獲得一顆清凈心,清凈心生自信,有了信心能生實相。什么叫能生實相?就是能夠讓你的生活幸福美滿,事業一帆風順。
企業管理中,要想改變員工的不良習慣,就必須將重心放在弘揚優秀和美好行為上,而不是一味地將不好的行為減少,揚善才是去惡的真正良方。
一位哲學家帶著他的弟子漫游世界,十年間游歷了許多國家,拜訪了很多有學問的人,回來后,弟子們個個都是滿腹經綸。在進城之前,哲學家在郊外一片長滿雜草的地上坐了下來,對學生說:“十年游歷,你們已是飽學之士,現在學業就要結束了,我們上最后一課吧!”哲學家指了指周圍說:“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這些雜草。”弟子們非常驚愕,他們都沒有想到,一直在探討人生奧妙的哲學家,最后一課問的竟是這么簡單的一個問題。
一個弟子搶先說:“老師,只要有鏟子就夠了。”哲學家點點頭。另一個弟子接著說:“用火燒。”哲學家微微一笑。第三個弟子得意地說:“撒些石灰就會除掉所有的草。”哲學家點頭微笑。第四個弟子說:“斬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來就行了。”
等弟子們都講完了,哲學家站了起來,說:“課就上到這里了,你們回去后按照各自的辦法去除一片雜草,沒有除掉草的,明年的今天再來這里相聚。”
一年后,弟子們都來了,唯獨哲學家沒有來,不過原來上最后一課的地方已不再是雜草叢生,它變成了一片長滿谷子的莊稼地。
弟子們傍著谷地坐下來,沉思著,終于明白了除掉雜草的最佳方法。
幾十年后,哲學家去世了。弟子們在整理他的言論筆記時,在最后補了一章:要想除掉曠野的雜草,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上面種上莊稼。同時,要想讓靈魂無紛擾,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領它。
人生最大的障礙是什么?是疑惑。有了疑惑,就不會功成圓滿。要有一個幸福、有成就的人生,重要的是要有自信。古今中外那些功成名就者,他們歷盡坎坷挫折,終于成就一番事業,最可貴的就是充滿了自信。“信心清凈”就是一念之間,“則生實相”就是超越,就是精神變物質。我當年認識一位老軍人,他參加過無數次戰斗,經歷過血與火的洗禮。他說,在戰場上死的那些人常常是那些猶豫不決的人,比如說,在過封鎖線時,敵人的機槍在掃射,往往那些充滿自信、一往無前的人能順利越過封鎖線,而那些既想前進又想后退、猶豫不決的人往往被槍彈擊中。
企業在發展中肯定會遇到困難與挫折,面對危機怎么做,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面對危機要效法自然,汲取自然的智慧。要想到一年四季自然的輪回,春天過去是夏天,夏天過去是秋天、冬天,在冬天最寒冷的時候,溫暖的春天就要到了。漫漫長夜,在最黑暗的時候,雄雞就要報曉,就要迎來黎明的曙光。
《華嚴經》中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人生真正能夠做一點兒事情是離不開信心的,正如《金剛經》所言“信心不逆”。我在少年時代就立下了弘揚中華文化的心愿,并一直為之奮斗。不管遇到多少坎坷,多少磨難,都能做到越挫越奮,始終懷抱著堅定的信心。“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其實干任何事情都是一樣。我們看歷史看現實,古今中外各行各業做出成就的人,都在于堅持,信心永不動搖。比如說做企業的,有的人做了幾年甚至很短的時間覺得不行了,就改行,改來改去,最后往往一事無成。成功的往往是那些從一而終的人??鬃诱f:“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恒者,斯可矣。”(《論語·述而篇》)始終堅定著一個目標,不屈不撓地去做,最后定會成功。
人做事情首先得正心正念正行,才會成功。所謂的信心清凈是不要有分別心,去掉得失心,去掉邪思妄念,有一顆為大眾為社會的善心。幾十年來,無論是舉辦中國首屆企業文化研討會,還是組織全國首屆企業文化與環境保護研討會、設計冰峪開發、創辦企業文化研究會,這一切的成功就在于信心清凈。在科學試驗中,所謂的定律,就是重復能做成功。做事情也是一樣,清凈心能夠促使事情重復做成功,這也是一個定律。像我做莊河冰峪開發,那是1986年的事情,那時候我在報社。人們和我說,冰峪有個扎根山區的小學教師,希望我去宣傳一下,我聽了就動心了,開始因為各種雜事一拖再拖,最后我下定決心,走進了冰峪。我采訪了這位扎根山區的小學教師,同時,我也意外地發現了冰峪獨特的優美風光。當時我就閃現出一個念頭,莊河老百姓這么窮,為什么不搞旅游,以此拉動經濟的發展呢?有了這個念頭我就去做,找到保護區,保護區的領導給我安排了向導。我走過冰峪四十華里的山山水水,帶著筆帶著本,有感觸就寫??疾焱炅司皡^,五千多字的《對莊河冰峪文化旅游的設想》也寫出來了。接著我便趕到莊河縣委,和縣委書記說明來意,縣委書記很感動,馬上把縣長、計委主任、宣傳部長找來,聽我把設想和盤托出。我回大連了,恰巧我的《第三產業報》一個朋友在大連,我就宴請他,把這篇稿子給了他。很快,文章就在《第三產業報》一版發表了,然后《大連日報》轉載。我又給市長寫了一封關于冰峪開發的信,市長將其轉給了剛成立的旅游局的領導。不久國務院一位副總理來大連,市長陪同他考察了冰峪的獨特風光。接著立項,修路,之后,冰峪成了國家旅游風景區。冰峪開發的成功,在于我放下包袱,放下煩惱,不存任何私心雜念,這就是信心清凈。由此我想到,我們現在的城市建設、我們的產品經常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之所以出現這些問題,主要的是人心不正。人有私心雜念,就會產生很多問題。就拿城市建設來說吧,很多建筑蓋了不幾年,就給拆了重建,這里有制度上的原因,然而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心不正。干工程,總有一些不言自明的東西,這個浪費是巨大的。城市建設沒有永久的觀念,建了拆拆了建,我們的資源就這樣被消耗浪費了。還有各種安全事故,主要還是人心的問題。有好的人品才有好的產品。說起來人心思古,很多古代的建筑至今仍在屹立,然而我們今天給后代留下些什么?所以重要的是正心,要有一顆清凈心。
上一篇:改過就是新生
下一篇:生命運程在于把握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