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爪王》
【本書體例】
鄭證因著。73回,120萬字。全4冊。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8月版。
同治初年,華云峰奉師父王道隆之命由淮關來潼關給多年好友華陰縣大財主楊文煥送信,告知發捻近日要攻取此城,要他速速離開。但此信被小人盜走,并報官請賞,潼關吳提督如臨大敵,即刻將楊文煥滿門抄查,華云峰也末幸免。
王道隆即鷹爪王,十年前被楊文煥救于重傷之中,至今念念不念。如今朋友、徒弟反遭囚困,哪有不救之理,鷹爪王略展絕技,吳提督膽虛急喚石統帶保駕。原來,此人便是投機過捻軍的巨賊梟匪石老幺,也是鷹爪王的舊敵。石老幺自知勢單,遂推薦江湖武林朋友數人協助幫辦,其中多數人來自與鷹爪王有梁子的鳳尾幫,他們也正想借此機會為總舵主及各位老香主出氣請功。這使石老幺倍感欣慰,隨設酒席為眾人接風。正此時忽飛來一暗器,證明了西岳派主持慈云庵主已到此地。眾匪哪能怠慢,直追雙俠而去,但是,除了屢遭暗算之外毫無收獲。
為搭救楊文煥一家,鷹爪王只身潛入欽差大臣多隆阿將軍府陳冤寄柬,多隆阿遂派人將楊家請到太安以救其難,可沿途又遭鳳尾幫匪徒襲擾,幸有雙俠解救損失不大。此次經歷使鷹爪王決意徹底鏟除鳳尾幫黨羽,從鳳尾幫手中救出淮陽派徒弟華云峰和一同被抓的楊文煥女兒西岳派慈云庵主之徒楊鳳梅。雙俠一行七人,直奔乾山腳下的歸云堡,請鷹爪王師弟神醫萬柳堂助一臂之力,搗毀鳳尾幫老巢十二連環塢。
下山頭一場便碰上鳳尾幫部下女屠戶陸七娘,萬柳堂徒弟司徒謙,俠尼女弟子修性被擒,正值追擊之時,又遇鳳尾幫西路總舵主追魂叟鄷倫接應,被鷹爪王擊傷而逃,陸七娘神女峰被捕又脫逃,兩個弟子仍不見蹤影。追尋正急,突遇鳳尾幫正門總舵刑堂胡燦人馬,王道隆、萬柳堂二俠才施展絕技,午夜戰群賊,大刀退群寇,打敗了鳳尾幫的第一次大襲擾。此時,眾路俠義會集清風堡,共商進軍十二連環塢之計。
眾俠分路漸近十二連環塢。水路鷹爪王忽接到鳳尾幫總舵主的請貼。行至岸邊登上酒樓,復又遇見十二連環塢內三香主胡玉笙喬裝術士送柬帖。隨后陸七娘再度出現,鷹爪王徒弟夏侯英被其誘捕,危機間被矮金剛藍和搭救。鷹爪王踩探鳳尾幫匪窟未得,竟在雁蕩山五龍坪遇勁敵,暗較絕技,掀開與鳳尾幫激烈爭斗的序幕。越近十二連環塢,匪情越重。此時,眾俠已到西川雙煞匪窟鐵佛寺,再往前進便是福壽堂。此地是供養老匪之地,這時陸七娘又見蹤跡,因違反幫規已被福壽堂香主雙掌翻天崔香主抓獲。苦求之下,香主開恩將陸七娘開釋,雙俠借機救出華云峰,楊鳳梅此時已為西岳俠尼救出,兩路人馬合并會同,西岳俠尼又派來弟子泗水漁家帥四十艘船助戰。石佛洞中,淮、西兩派共計三十八位俠義,決意進十二連環塢踐約赴會,為淮陽、西岳兩派一振威名。
船隊來到十二連環塢的咽喉——分水關,追云手藍壁擊敗鳳尾幫水上劫手俠盜佟云。眾俠趨船直入十二連環塢的腹地。統帶石老幺也趕回此地,被泗水漁家生擒不提。鳳尾幫得聞俠船已到,索性派精明小匪將船隊引入十二連環塢,鳳尾幫最高機構之一內三堂的香主出迎,鷹爪王、庵主二俠帥眾人上岸見禮,胡香主設宴接風,明里以武會友,但其中卻暗伏殺機。斗敗胡香主,鷹爪王探見龍頭幫主天南逸叟武維揚的園形巨廳,幾經周折,鷹爪王終于會見當年湘江幾乎死在他一雙毒梭的鮑子威鮑香主。兩人相見,宿仇舊怨使他們幾乎動起身手。但此時總舵主武維揚為消其銳氣,以擅自邀卻之罪當眾棒打了鮑香主,使他頓時威望全無。一番客套之后,武香主才要約眾俠凈業山莊試招。
武維揚凈業山莊主持盛會,唇槍舌戰話不投機,遂爭斗開始。淮陽派弟子左恒力戰鳳尾幫二舵主,三人均受傷返回。左恒之師萬柳堂出陣對黑殺手方沖,拳、器均已用上,方沖不抵,敗陣而下。隨一雙雙、一對對出陣比武,雙方各有傷亡。此時西岳派五個女弟子上陣,大破鳳尾幫的香樁陣,使其甚為難堪。武維揚不禁暗起殺機,爭斗開始激化。萬柳堂徒弟被傷,萬俠才要以俠心制服九云龍蕭毅,慈云庵主展身手,對手少林僧暗自吃驚,讓庵王震于羅漢來香樁下,才又引出一段鷹爪王與武維揚的雙雄會,幾乎把淮陽派三代的威名,斷送在鳳尾幫主之手。比武正酣之際,突然雷雨大作,不想官家的火槍營已把十二連環塢重重包圍,在這其中的凈業山莊成了釜底之魚。除鷹爪王與武維揚對陣外,其余高手紛紛散去。因官兵將至,雙方均知必須速戰速決,一場惡斗已不可避免,鷹爪王運用金剛掌力,力震武維揚,武匪敗走奪路而逃。眾俠人地生疏,勢態對淮陽、西岳極為不利。身處絕境,萬分危機之時,淮陽派長輩劍俠鐵蓑道人述明眾俠身世,官兵管帶為謝道人救命之恩,而眾俠又非賊匪,隨即放行。立時,泗水漁家督帥水手拔錨開船,眾俠沖出了十二連環塢,此時,十二連環塢已濃煙滾滾火光沖天。
《鷹爪王》為長篇小說,作者對書中出現的上百名人物均有細致的刻畫。尤其對淮陽派眾俠更是筆筆深刻詳實,每位人物的出場都有特定的場景,使其一開始就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象女屠戶陸七娘、藍俠二兄弟等人從開始出現,便使人不能忘懷。作者對武打描寫十分精致,語言入道,氣氛十足,對綠林道黑話運用自如更使場面神秘莫測,引人入勝。小說雖屬宏篇,但線路梗概清晰,作者對旁枝末節描述雖占去極大篇幅,但淮、西二派與鳳尾幫明爭暗斗的主線不但未受擾亂,反而起到了烘托的作用,使讀者更覺興味無窮。
本書從人物描寫上看,決無浮夸之筆,主要人物鷹爪王雖武藝蓋世,英勇超群,計謀過人,武德高尚,但也有俗人的失誤,也有不曉的天下事,也有困苦絕望失去自信之時,更有無計可施的場面。此種描寫入情入理,排除了讀者對武俠神秘形象的距離感,增加了親近感。相反,對第二號人物庵主尼俠,神醫萬柳堂等人的描寫卻使讀者有足智多謀、神秘莫測的印象,有意讓他們與讀者保持一定的距離,從而使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層次分明,輕重適重。此外更勝一籌的是作者對鳳尾幫眾匪的刻畫以幫規嚴格為線,道出了他們的武藝精湛,足智多謀,做事嚴謹、耿耿忠心,使人堅信,鳳尾幫決非毛賊小匪,也非一般的江湖幫派,而是江湖上的一種勢力,它不但有直接的力量使你折服,而且更有威攝神力使你恐懼,但險惡瘋狂是其致命之點,也是最終滅亡的原因。
此外,小說語言流暢,用詞貼切也為其增色許多。
上一篇:《鶴舞神州》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鹿鼎記》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