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葛洪·太守詐神
亦題《馬太守》。東晉志怪小說。葛洪撰。原載《抱樸子·內篇》卷九。吳曾祺《舊小說》、李格非等《文言小說》、滕云《漢魏六朝小說選譯》皆錄入。作品敘寫:馬氏是興古太守,一天,一位親戚來求他接濟財物。馬氏讓此人出往外住,謊說此人是神人道士,治病無不手到病除,又指使能言利嘴之徒四處鼓噪,說此人能讓盲人立即開眼,跛腿者即刻健步。于是四方病人云集,門庭若市,此人所收錢物堆積如山。這時,馬太守又對那些前來治病者說:“你們的病雖未立即痊愈,但一定要告訴別人說病好了,否則將永遠好不了。神仙在上,道法威嚴,不可不信。”于是,后來者問前來者,前來者總是說“我的病已愈”,沒有人敢說未愈的。旬日之間,馬家竟成巨富。作品深刻地揭露了馬太守利用迷信思想和權力造謠惑眾、詐騙錢財的卑劣行徑,說明了迷信思想對人民的愚弄和反動作用。小說生動地刻畫了一個官僚騙子形象。馬太守身居官位,親戚登門請求接濟,他一毛不拔,連家都不讓住,他無情無義,為富不仁。誰知,他竟另懷鬼胎,反把求助者變成自己的搖錢樹。他不僅造謠,而且運用手中的權力,指使人四處游說,大張旗鼓地欺騙人民,詐取錢財,真是卑劣之極!更有甚者,他還利用民眾對神鬼的恐懼心理,進一步愚弄那些前來治病者,將“不愈”說成“已愈”,大講“法道正爾,不能不信”。既掩飾了自己的騙局,又詐取了更多的錢財,很快成為大富翁,這就是封建社會的“父母官”!這個形象具有典型性。作品文筆流暢,構思巧妙,情節曲折有致。親故求助,使故事拉開了序幕;太守造謠,又使人鼓噪,逐步將情節推向高潮。一句“錢帛固已積山矣”,故事似有收攏之意,而又寫太守讓人將“未愈”說成“已愈”,則使故事再起波瀾。可謂波瀾疊起,頗具可讀性。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干寶·天竺胡人之術》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王嘉·夷光修明》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