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嬌龍》
【本書體例】
聶云嵐著。46回,57萬字。上卷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5年2月版。下卷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5年7月版。
玉府千金玉嬌龍,幼隨父母鎮守西疆。玉帥威名遠播,西疆各部安服,唯有馬賊常常作亂,令玉帥憂心。嬌龍自幼從師高云鶴,不但習文,更兼婀娜剛健、被師父看中,將身藏的武林秘籍盡數傳授于她。然此事除高老師及她的貼身丫頭香姑外,他人一概不知。
玉嬌龍長到十五歲,已是婷婷玉立的少女,不但容顏秀麗,人稱西疆一枝花,而且性情剛強穩重,那神情嫵媚之中帶著一般冷肅,宛如天山雪蓮,凜然不可侵犯。西疆漸不安寧,嬌龍與母親決定回京。誰知半路殺出了馬賊,四百精騎慘敗。嬌龍不服,獨自一個追趕馬賊首領、人稱半天云的羅小虎。此一去,嬌龍竟然被羅小虎的身世、胸懷、作為以及他出眾的相貌所吸引,一劍惹出了一生的情緣。玉府千金和馬賊首領竟然在荒無人跡的草原上,傾心相愛了。可是嬌龍為身份所累,加之心內著實看不上這萍蹤浪跡的馬賊生活,二人不得不分手,但海誓山盟、兩心相約。
回到京城,玉嬌龍一方面日日為羅小虎的處境擔心,一方面為高老師臨行囑托所累。那個化身高師娘隱身帥府的碧眼狐,在江湖作惡多端,被人四處追殺、幸俞秀蓮仗義除之,去了嬌龍心病。然而玉帥逼婚,嬌龍難忘小虎,抗婚出逃,卻又被騙回家。因驚聞小虎入關復仇被殺,萬念俱灰,只得為母而嫁。誰知小虎未死,為嬌龍大鬧京城,嚇死了魯翰林。從此嬌龍蒙辱,玉府臨災。為救玉帥聲威,嬌龍不得已借進香之機投崖遁去,之后化名春龍,華山訪李慕白,王府會羅小虎。再次負氣一人出走時,已是珠胎暗結了。
玉嬌龍雖回西疆,可是不愿做馬賊之婦。祁連山下,親生兒子被人換去,嬌龍身心受到致命傷害,她只能帶著換來的女兒雪瓶,隱居艾比湖。不想小雪瓶不懂世事,竟箭傷了羅小虎,致其受擒。為救小虎,嬌龍以父親之劍假傳軍令。重重罪孽,使她深感無法再存于世,待到羅小虎安然救回時,玉嬌龍卻帶著小雪瓶,遁去天山深處了。
《玉嬌龍》是老作家聶云嵐根據清末的傳奇《臥虎藏龍》進行再創造的一部長篇武俠小說。作者在這個再創造的過程中,最注重的就是人物性格的塑造。《玉嬌龍》的主人公玉府千金玉嬌龍身上,有著深刻的性格矛盾。這種矛盾是她所處的特殊環境,所受的特殊影響造成的,這種矛盾也是那個時代那個社會常見特有的,它帶有深刻的社會性。
玉嬌龍是侯門千金,是封建時代的大家閨秀。母親賢慧溫順,好佛向善,將一部《列女傳》背的爛熟。父親嚴厲而不失溫情,謹守禮教,將聲譽名節看得十分重要,有遠見不迂腐。這些,使玉嬌龍從小受到熏陶,所以玉嬌龍非常知禮,象母親一樣相信女訓,聽從“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的教導,嚴守“德言容工”的德性,非常講究儀態風范,而且心目中等級觀念極強。但她又不同于其它女性。她幼年隨父居住西疆,這里開化淳樸曠達的民風對她有極強的影響,她不必象在京城那樣足不出戶,可以和西疆女子一樣馳騁草原。她從師高云鶴,學到了一身驚人的功夫,看法和見識就更是一般女子無法可比的了。父親和師父的影響加上天性,使她更是一個行動謹慎、深藏不露的人。
身為將門女,她性格剛強、爭強好勝,嚴肅冷酷,不容侵犯,對違拗她的人不容情面;可是內心深處,她又溫情脈脈,對母親的承歡之情,對羅小虎的嬌羞愛情、對女兒的舔犢深情,對香姑的手足之情,都濃得化不開。她從不表露什么在外人眼中;在她那絕代容顏的臉上總是風雨不興,喜怒無色。這樣的女子,人們無法用什么來形容她,只有那開在雪峰之上的天山雪蓮,才能比擬她那冷艷的風姿。
可是她的命運實在令人同情。她內心的矛盾太多了。她總是記著母親的訓導,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所以京城里都盛傳她是個大孝女,怎么攔驚馬救母,怎么扶侍父親,可是她又能夠為抗婚氣病了母親,千里逃亡。從骨子里來說,她更相信自己是個奇女子,不靠任何人,憑一騎一劍可橫行天下。所以她雖然愛羅小虎,已將自己的一生交付于他,可是依然隨意負氣而走,她的行為是那么令人費解。她相信馬賊是好人,也親眼見過他們殺富濟貧。她曾經住在達美的小屋,為西疆牧人和羅小虎兄弟們坦蕩的胸懷和深厚的情誼所感動。她也曾多次為半天云殺退那些自稱是他部下的“馬賊”。可她就是覺得馬賊畢竟難成正果,名聲不好;她更不愿為賊婦,男女混雜。她就是這樣喜歡維護一種尊卑觀念,一種虛假的禮儀。比如她與香姑千里逃亡,情同手足,在外相照顧,可是一回到玉府,就因為香姑還是依照路上的樣子說話不很恭順,她心中就大不自在。對玉府也是這樣,為了玉帥聲譽,她不惜顧念惡人。在羅小虎攔轎大鬧京都之后,玉府聲譽大受影響,到處流言蜚語。為了解救父親聲威,她竟然以投崖殉母的方式借高超的功夫遁去,一任眾人在事后大辦喪事。而她改名換姓,不許任何人再提這玉嬌龍,若是有誰認出了她,她就要開殺。這種做假的手段雖出于不得已,可也能看出她實在是同父親一樣,把名節看得忒重了。
她的謹慎細致與她的任性乖情一樣過重。從而導致了她一生的顛沛困苦,身心留下了難以彌合的創痛。然而這能全怪她嗎?
這實在是社會使之然。
在一個矛盾重重的社會中,誰能不為矛盾所糾纏呢?孫人仲為霸占屬下的妻子,竟然不惜以酷刑殺害屬下,至使羅小虎與弟弟妹妹失散,父母雙亡,逃到西疆,恩人又被害;碧眼狐多行不義,為了得到拳劍秘錄,竟殺死啞俠,又糾纏高云鶴……書中處處都有不平,誰遇上了不血脈賁張?西疆無法安定,象格桑與巴格這樣的惡頭人到處欺凌牧民,百姓要求朝廷給予天理,可朝廷需要的只是一片安寧;同僚互相傾軋,對方的失誤就是我升官的時機;道德的淪喪,只能乞靈于女子的風化;女兒的婚姻,關系到父親的官階……這樣動蕩的時代之中,有誰能做一個全部意義上的好人?忠孝無法兩全,令普天下英雄們傷心。尤其是玉嬌龍作為一個奇女子,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里更難以立足。對女人的要求束縛了婦女,道德與人性總是沖突,合情而不合理的事情太多,人人都在情與理的矛盾之中掙扎,只不過玉嬌龍遇上的更為強烈典型而已。
嬌龍的悲劇是社會悲劇也是性格悲劇。說她是社會悲劇,是因為那個時代尊卑等級非常強烈,她做為一個侯門千金,愛上了一個馬賊本身就是個錯誤,就預示著命運多舛。說她是性格悲劇,是因為玉嬌龍本身也非常看重這層差別,并沒有因為愛上了馬賊,就把馬賊看得和王爺一樣。在她眼中,馳騁西疆,號稱半天云,為人贊頌擁戴的羅小虎,終不如她父親手下的一名千總更可愛。
民間有一種說法,說是給女孩子起名若帶龍字,那么她就會命不好。
上一篇:《玉劍香車》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玉燕喋血》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