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紱)嘗月夜寓京師旅邸,聞簫聲起鄰家,清亮可人,倚床而聽之,乘興寫竹石一幅。明早扣門尋訪其人以為贈,蓋一富商也。商人大喜過望,次日奉駝段二求作配幅,孟端曰:“俗子何足當我筆也!”亟索而碎之。 ○明·葉盛《水東日記》卷一 事亦見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乙集》、清·查繼佐《罪惟錄·列傳》卷二七。
[述要] 王紱(字孟端)客居京師時,有一晚聽見鄰家有清亮可人的簫聲,便乘興畫了幅竹石圖。次日一早,王攜圖去拜訪吹簫者,并以圖為贈。吹簫者為一富商,得圖后大喜過望,過一日送王兩匹駝,請其再畫一圖配成雙。王說:“如此庸俗的人怎配有我的畫!”于是便索回撕碎。
[事主檔案] 王紱(1362—1416) 明畫家。紱一作芾,字孟端,號友石、九龍山人、鰲叟,后以字行。無錫(今屬江蘇)人。洪武時生員,因事受累,謫戍山西十余年;永樂初,以善書被薦,供事文淵閣,官中書舍人。工山水,多學王蒙,風格郁蒼;亦作平遠景,則近倪瓚。尤擅墨竹,筆勢縱橫灑落。能詩,有《友石山房集》。
上一篇:《何為入我里閭 崔骃 崔瑗》
下一篇:《作詩半路修行 茅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