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鷸蚌相爭
戰國寓言小說。撰人不詳。原載《戰國策·燕策二》。《藝文類聚》及《太平御覽》亦載錄本故事。陳蒲清等編《中國古代寓言選》、王玄武等編 《中國歷代寓言選》 皆錄入。這一則寓言很有名。它是蘇代勸阻趙惠文王伐燕時所講述的一個故事。蘇代的意思是,“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父也。”可能為蘇代游說時引述的故事。故事說: 一只河蚌出來曬太陽,突然飛來一只鷸鳥伸嘴去啄它的肉,河蚌急忙合起兩殼,緊緊鉗住了鷸鳥的嘴。鷸鳥說: “今明兩天日不下雨,便有死蚌了。”河蚌也說:“今明兩天不放你,便有死鷸了。”兩方都不肯放松,一個漁夫走來,便把它們一同捉了去。“鷸蚌相爭,漁人得利”,運用擬人化的手法,賦予鷸和蚌這兩個弱小動物以 “意氣用事,各不相讓” 的社會特性,生動而深刻地說明,雙方相斗,兩敗俱傷,而第三者卻撈到好處的教訓。與這則寓言類似,在《戰國策·齊策三》中還記載了一個“犬兔競逐,田父擅功”的故事,但其故事沒有采用擬人化手法,遠不如 “鷸蚌相爭” 的故事生動。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曹丕·鵠奔亭》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任昉·鹿娘》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