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微草堂筆記《角妓救災》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張太守墨谷言:德、景間有富室,[2]恒積谷而不積金,防劫盜也。康熙、雍正間,[3]歲頻歉,米價昂,閉廩不肯糶升合,[4]冀價再增。鄉人病之而無如何。有角妓號玉面狐者曰:“是易與,第備錢以待可耳。[5]”乃自詣其家曰:“我為鴇母錢樹,鴇母顧虐我。昨與勃谿,[6]約我以千金自贖。我亦厭倦風塵,愿得一忠厚長者托終身。念無如公者,公能捐千金,則終身執巾櫛。[7]聞公不喜積金,即錢二千貫亦足抵。昨有木商聞此事,已回天津取資,計其到,當在半月外。我不愿隨此庸奴。公能于十日內先定,則受德多矣。”張故惑此妓,聞之驚喜,急出谷賤售。廩已開,買者坌至,[8]不能復閉,遂空其所積,米價大平。谷盡之日,妓遣謝富室曰:“鴇母養我久,一時負氣相詬,致有是議。今悔過挽留,義不可負心。所言姑俟諸異日。”富室原與私約,無媒無證,無一錢聘定,竟無如何也。此事李露園亦言之,當非虛謬。聞此妓年甫十六七,遽能辦此,[9]亦女俠哉!
【注釋】 [1]角妓:藝妓。 [2]德、景間:德州、景縣之間。今山東省德州市至河北省景縣地帶。 [3]康熙、雍正:清圣祖及清世宗年號(1662—1735)。 [4]合(ge):容量單位,十合為一升。[5]第:但,只。 [6]勃谿:指家庭中的爭吵。《莊子·外物》:“室無空虛,則婦姑勃谿。”成玄英疏:“勃谿,爭斗也。” [7]執巾櫛(zhi):巾櫛,洗沐用具,巾用以拭手,櫛用以梳發。古代執巾櫛是婢妾的事,因以執巾櫛作為妻妾的代稱。 [8]坌(ben):群集。 [9]遽(ju):遂,就。
【譯文】 張墨谷太守說:在德州和景縣之間有一家富戶,一直是囤積糧食而不積攢金銀,為的是防備盜賊搶劫。康熙、雍正年間,連年歉收,米價昂貴。富翁卻緊閉糧倉,不肯出售一點糧食,希望糧價再漲。地方上的老百姓都很恨他,而又拿他沒辦法。有個綽號叫玉面狐的藝妓說:“這件事好辦,你們只要準備好錢等著就是。”于是她就到富翁家說:“我是老板娘的搖錢樹,老板娘反而虐待我。昨天和她吵了一架,說好讓我出一千兩銀子自己贖身。我也厭倦了為人賣笑這種生活,想找一個忠厚老實的人依托終身。想來想去沒有比老爺更合適的人了,老爺如能出一千兩銀子,我愿意終身服侍您。聽說老爺不喜歡積攢金銀,用兩千貫錢也可以抵數。昨天有個做木材生意的商人聽說了這事,已經回天津去取錢,估計他回來要在半月開外了,而且我也實在不愿跟著那個蠢貨。老爺如能在十天內先把這事定下來,那我受您的恩德就太多了。”富翁本來就迷上了這個藝妓,聽她這么一說又驚又喜,馬上低價出賣糧食。糧倉既已打開,買糧者蜂擁而來,想關也關不住了。于是很快把積藏的糧食賣光了。市上的米價也平穩下來。賣完糧食那天,藝妓托人向富翁道歉說:“老板娘撫養我多年,那天一時賭氣爭吵,以致有讓我一千兩銀子贖身的說法。現在她已后悔此事而挽留我。從道義上我不能昧著良心走了。上次和你談的事只好等來日再說了。”富翁原來只是和藝妓私下談的贖身事,既無媒妁又無證人,又沒出錢下過聘禮,竟拿藝妓一點辦法也沒有。這件事情李露園也講過,大概不是虛構的。聽說那個藝妓才十六七歲,以這樣小小年紀就能辦出這樣的事,也稱得上是女中豪杰了。
【總案】 言妓女勝于鄉紳,風塵女子的智慧、人品遠過豪富巨室,是這篇小說立意不凡之處。紀曉嵐在小說里肯定了藝妓對富室的欺騙,并贊揚其堪稱女俠,也反映了他本人以天下人為憂,同時不以行業取人的立場態度。
宮曉衛
上一篇:覓燈因話《覓燈因話》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下一篇:右臺仙館筆記《角技》原文|注釋|賞析|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