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曲集》的主要內容,《二曲集》導讀
《二曲集》是明清之際哲學家李颙的文集。門人王心敬匯編。有嘉慶十五年 (1810) 刻本,咸豐元年(1851) 重刻本。光緒三年 (1877),彭懋謙將本書與《四書反身錄》合集出版,稱《 二曲全集》。1930年,聞樸庭再版,扉頁題《關中李 二曲先生全集》,簡稱 《二曲集》。
李颙(1627—1705) ,字中孚,號二曲,陜西盩屋(今周至) 人。明清之際著名學者。自幼刻苦自學,遍讀經史諸子及釋道之書。后經盩屋邑宰駱鐘麟的宣傳,聞名關中。陜西巡撫曾以 “隱逸”舉薦,遭拒絕??滴跏?1673),赴關中學院講學。后又多次受薦舉,均力辭不就??滴跷餮玻僖?,以死堅辭。與孫奇逢、黃宗羲齊名。并稱三大儒。
《二曲集》計26卷,各卷名稱為:1、悔過自新說;2、學髓;3、常州府武進縣兩庠匯語;4、靖江語要;5、錫山語要;6、傳心錄;7、體用全學;8、讀書次第;9、東行述;10、南行述;11、東林書院會語;12、匡時要務;13、關中書院會約;14、盩屋答問;15、富平答問;16—18、書; 19、題跋、雜著; 20、傳; 21墓志、行略、墓碣、贊;22、觀感錄;23、襄城記異;24、義林記; 25、李氏家傳; 26、賢母祠記。
本書大旨以尊德性為本體,以道學問為工夫,兼采朱熹陸九淵兩派思想,提出了“明道存心以為體,經世宰物以為用”的觀點。本書所體現的李颙的學術思想,有兼采眾長的一面。他對陸王學派作了修正,認為“救世濟時”的社會需要推動著儒學的發展,儒家學說應該對社會生活發揮積極的作用。本書內容,僅第1卷《悔過自新說》、第13卷《關中書院會約》、第22卷《觀感錄》出自李颙手筆,其余或系學人所錄答問之語,或是他人所撰李颙家史。
本書對儒學賦予了積極的社會意義。同時,以“悔過自新說”標宗,作為其認識論觀點的立論基礎,反映出作者仍保留著理學的余緒。
參考文獻
- 吳開流:《李颙》,載《中國古代著名哲學家評傳》(續編4),齊魯書社,1982。
上一篇:《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的主要內容,《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導讀
下一篇:《二程全書》的主要內容,《二程全書》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