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王風·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雞棲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茍無饑渴!
【注釋】
君子于役:君子,古時對男子的美稱,這里指丈夫。于:動詞詞頭。役:指服勞役或兵役。期:服役的期限。曷至哉:曷:何時。意思是:什么時候丈夫才能回到家里呢?塒(shi):在墻壁上挖洞砌成的雞窩。下來:從高處下來。如之何勿思:怎么不想他。如之何:怎么;勿思:不想(他)。不日不月:不能用日月來計算。有:又;佸(huo):聚會。桀:樹樁。下括(kuo):下來了。(11)茍無饑渴:希望丈夫不至于挨饑挨渴。茍:或許,帶有疑問口氣的希望之詞。
【鑒賞導示】
《君子于役》是寫繁重的徭役之苦帶給百姓家庭的傷痛。詩中通過一位丈夫服役在外、不知歸期的婦女之口的傾訴,反映了西周晚期和周王室東遷以后戰爭頻繁、社會動蕩不安狀況下的人民的生存狀態。詩作中女主人公心理的刻畫細致而真實。
【鑒賞】
這首詩寫一位山村勞動婦女對長期在外服役、不知歸期的丈夫的思念和無可奈何的愁緒。
詩的第一章開頭兩句直陳其事,訴說丈夫到遠方服役去了,不知歸期。“曷至哉?”的疑問,表達了她對丈夫不能自已的思念之情。接下來三句對山村家園日常生活的細致描寫,為后面的因為丈夫不能歸來的惆悵和對丈夫的思念做了極好的鋪墊。黃昏時分,最易勾起人對遠離家鄉的親人的懷念。丈夫在家的日子,正是他勞動完畢返回家門的時候,如今卻不知他遠在何方。此時,她觸景生情,便不由得產生了“如之何勿思”的感嘆。章末默默的一語,透溢出女主人公對丈夫深沉的愛戀,又流露出女主人公內心的極度惆悵。第二章中,詩歌運用了反復詠嘆的手法,仍持續著女主人公內心對丈夫的思念、傾訴。“君子于役,茍無饑渴!”這短短的一句擔憂與祝愿的話,蘊含著純樸深厚的感情,表達了女主人公對在外服役的丈夫的關心與擔憂。同時,也反映了當時服役者經常遭遇到的不幸與折磨。
語言本色質樸、凝練是此詩的又一特點。第一章中“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僅十二字,就勾畫了一幅典型的農村晚景圖,畫面中充滿了恬靜的氣氛,以此來反襯女主人公的心情,是耐人尋味的。
【鑒賞要點】
[1]名句: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2]復沓的章法、反復詠嘆的手法。[3]語言本色質樸、凝練。
上一篇:【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全詩原文、注釋和賞析
下一篇:【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全詩原文、注釋和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