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注釋】
白帝城:在今四川奉節縣東。彩云間: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勢高峻,從山下仰望,仿佛在云中間。江陵:今湖北江陵縣,離白帝城約為一千二百里。猿:猴子。輕舟:順水的船顯得很輕快。
【鑒賞導示】
乾元二年(759),李白因永王李璘事被流放夜郎,途中忽然遇赦,從白帝城返回江陵時寫下此詩。詩的前兩句,歷來被人稱頌,成為名句。《唐宋詩醇》說:“順水揚帆,瞬息千里,但道得眼前景色,便疑筆墨間亦有神助。”
【鑒賞】
這首詩,描寫了作者遇赦返回途中沿途所見的景色,流露出了作者出峽東行時的歡快心情。
首句寫詩人辭別白帝城時的時間、地點和白帝城的地勢。“朝發”,說明時間在早晨,“彩云間”是寫白帝城的地勢很高,聳入云端,此句為全篇以下幾句寫下水船行速之快蓄勢。同時也交待了出發時的景色、天氣。早晨的陽光,照在高高的白帝城上,白帝城上披上了一片紅色的霞光。此時,詩人懷著重返自由的興奮心情,坐上一葉小船,從白帝城出發,沿長江之水急速東行。次句“千里江陵一日還”,用空間距離之遠寫所用的時間之短作了對比,寫出了船行速度的驚人。此句中有夸張,有前人文章中句子的巧妙化用。詩人化用了《水經注·江水》中“早發白帝、暮到江陵”的句意,但酈道元《水經注》中基本上是對自然山水的客觀描寫,李白則將其融于自己的精神感受之中,使其描寫充滿了強烈的主觀色彩,出神入化。第三句筆鋒一轉,別開生面,抒寫自己乘舟飛越三峽的感受:兩岸凄哀的猿聲彼伏此起,一葉輕舟在這猿啼聲中順流直下,速度如飛,何等的愜意。這“兩岸猿聲”為詩歌描繪的畫面增添了音響效果,頗具神韻,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第四句進一步描寫船行之速。“舟”字前著一“輕”字,既寫船行之快,又寫詩人歷盡艱險,獲釋返回時輕松愉快的心情,一箭雙雕。詩的最后兩句,既是寫景,又是比興,既是個人獲得釋放,重返自由時輕松愉快的心情表達,又是人生經驗的總結,因物興感,精妙無比。全詩給人一種鋒棱挺拔、空靈飛動之感。洋溢于詩歌之中的是詩人經過艱難歲月之后突然迸發的一種激情,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前程充滿希望的喜悅與激奮。
【鑒賞要點】
[1]名句: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2]寓情于景,借景抒情。[3]寫景生動,形象鮮明。[4]巧妙化用。
上一篇:【唐】杜甫《月夜》全詩原文、注釋和賞析
下一篇:【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全詩原文、注釋和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