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羊祜登山處
【出典】 《晉書》卷三四《羊祜傳》:“祜樂山水,每風(fēng)景,必造峴山,置酒言詠,終日不倦。嘗慨然嘆息,顧謂從事中郎鄒湛等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是賢達勝士,登此遠望,如我與卿者多矣!皆湮滅無聞,使人悲傷。如百歲后有知,魂魄猶登此山也。’湛曰: ‘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聞令望,必與此山俱傳。至若湛輩,乃當(dāng)如公言耳。’”
【釋義】 晉征南大將軍羊祜鎮(zhèn)守襄陽時,常登峴山游賞山水,曾對從游的鄒湛抒發(fā)死后湮滅無聞的感慨。后世常用此典詠襄陽軍事長官。
【例句】 ①指點山公騎馬地,經(jīng)由羊祜登山處。(劉過《滿江紅·同襄陽帥泛湖》2147)這里用本典切合陪襄陽帥泛湖。②問何如、鄒湛峴山頭,陪羊祜。(劉過《滿江紅·高帥席上》2147)這里暗以襄陽高帥比擬羊祜,敘寫陪高帥游宴。
上一篇:典故《羊杜》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羊銜新穗》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