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題壁·高旭
無端閶闔起天風,浩蕩吟魂叩帝宮。
酣夢百年天醉醒,驚濤八月浙西東。
寒蛩啼雨愁邊白,病葉經霜血樣紅。
攜得驚人詩句在,只宜高唱兩高峰。
高旭與柳亞子、陳去病都是南社的發起人,他的詩,才氣奔放,力求開拓新形式,鼓吹革命,有時未免粗疏,但其佳作亦慨當以慷,頗足動人,這兒所選的《武林題壁》便是如此。
首聯語出屈原《離騷》“吾令帝閽開關兮,倚閶闔而望予。”不過屈原之意,王逸注謂:“言己求賢不得,疾讒惡佞,將上訴天帝,使閽人開關,又倚天門望而距我,使我不得入也。”而高旭這二句,則是叩問上天,責問天帝何以如此昏聵,讓韃子入主中原。在清末的革命黨人中,“驅逐胡虜,恢復中華”,推翻滿清異族統治呼聲甚高,如秋瑾、章太炎等人即是,高旭也不例外。當然今天看來這樣的口號是不很妥當的,但在當時確實起過進步的歷史作用。“無端”本意是無因、無故,在此應反過來理解,“天風”隱喻革命浪潮,“浩蕩吟魂”是指詩人慷慨激昂的詩心。
頷聯二句,都用了偏義復詞:“天醉醒”偏義在醉,“浙西東”偏義在東,以之形成對仗,別有意趣。“酣夢”句實際上用庾信《哀江南賦》“以鶉首而賜秦,天何為而此醉”句意,“驚濤”句則是由抗清英雄張煌言《甲辰八月辭故里》“他日素車東浙路,怒濤豈必屬鴟夷”化出。詩人憤慨滿清二百余年的黑暗統治,渴望像浙東八月錢塘江潮那樣聲勢浩大的革命運動早日興起。句中飽含的悲涼而又熾熱的志士之情,令人感動。而頷聯的起句又與首聯意義緊密關連,轉接上章法非常嚴整。
頸聯“寒蛩”句令人想起抗金名將岳飛《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一詞,更由該詞聯想到他的另一首“壯懷激烈”的《滿江紅》詞。“啼雨”也暗涉“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數語。故而此句凄切之下隱含壯烈。從秋瑾曾留下“秋雨秋風愁殺人”的絕命辭來看,這兒是有悼念反清革命烈士的寓意的。“病葉”句系反用陸游《秋興》“病葉辭枝應有恨”句意。本來病葉的形象是枯黃萎蔫,經不起風吹雨打的;但詩人卻要說:病葉經受了嚴霜的考驗將變得鮮紅嬌艷,更顯出頑強的生命力,也就是說,被清王朝反動統治勢力所摧殘的革命黨人,經過血的洗禮,將更加成熟,最終會取得斗爭的勝利。二句有一種化悲痛為力量,激勵革命黨人前仆后繼的鼓動作用(意志上)和感染作用(情感上)。
尾聯詩人說要帶著驚心動魄的革命詩句到杭州的南高峰、北高峰上去高唱一番,向世界宣布推翻滿清統治的壯志豪情。“只宜”二字別饒深意。劉秉忠《干荷葉》曲慨南宋事云:“南高峰,北高峰,……宋高宗,一場空”,兩高峰已成為歷史恥辱的見證,所以詩人要到這兩峰頂上去放歌雪恥。
全詩用典使事一者切合武林,二者切合宣傳反清革命的主題,見出詩人比較扎實的基本功,而一股浩氣貫穿首尾,尤顯詩人革命家的精神風貌。
上一篇:戊戌八月感事·嚴復
下一篇:五人墓·蔣士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