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朝律考》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本書是對中國歷史上漢至隋9個朝代法律和法律制度加以總結考證的專著。近人程樹德著,1927年商務印書館初版,1934年再版;1963年、1988年中華書局前后兩次重版。作者鑒于唐代以前諸律皆無一存,從現存史籍中收集上始于漢下斷至隋散佚的各種法律資料,加以逐一考訂,依朝代次序分類輯錄。自1918年起,至1923年止完成此書。全書共8卷,包括《漢律考》、《魏律考》、《晉律考》、《梁律考》、《陳律考》、《后魏律考》、《北齊律考》、《后周律考》、《隋律考》9部分。全書內容以考證為主,以正史為主要依據,并附其他史料以資質疑。每部分前冠以書序一篇,簡要記述該朝代的法制概況以及輯錄要旨和征引根據。在9部分中,以《漢律考》篇幅最巨,約占全書的五分之二,其中除序言外,包括律名考、刑名考、律文考、律令雜考(上、下)、沿革考、春秋決獄考和律家考等8章,共197目。《晉律考》(上、中、下)、《后魏律考》(上、下)以及《隋律考》(上、下)也較明細,其余部分則較簡略。作者廣征博引,對中國歷史上漢至隋9個朝代的法律進行了分門別類、詳細確切的考證,概述了各代法制的發展情況。由于這一時期上述各代法律均已失傳,因此,本書對進一步研究上述9朝法制提供了廣泛的線索,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
上一篇:《樂府指迷》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書法概論》作品簡析與讀后感